但元嬰本身,並非不死不滅,也有其壽命。隻有通過不斷成長,才能無限延續。所以,修神期之後的每個境界,都是圍繞元嬰的成長進行的。
要賦予元嬰神識,便是修識期。要使元嬰溝通地,則是修道期。有了神識,明悟了地運轉之道,才可以飛升仙界,成為仙人。仙人之後還有什麼境界?等到了那一步自會知曉。
把修真比喻成孵蛋,更容易理解。
先是通過修體、修元,營造出一個適合孵化的場所。然後孕育一顆雞蛋,雞破殼而出,便成了元嬰。之後精心培育,讓它產生思維,了解地,最終變成鳳凰,一飛衝。
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其中的難度遠非常人所想。
大衍真仙言明:“鮮有縱之姿者,十年結丹,百年成嬰,千年悟道,萬年飛升。尋常修真,元嬰易成,然窮其一生,也悟不得道為何物。故修真者眾多,得道者卻萬中無一,白日飛升者更是寥寥無幾。”
方虎對今後的修真之路有了初步了解,接下來就是選擇修煉功法了。
大衍五行教創教萬年,大衍真仙又是神仙一流的人物,功法自然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一部好的功法,對修真者意義非凡。
就好比凡人裏的武功。你修煉普通氣功三十年,還不如人家修煉《葵花寶典》三年。功法之間的差別,可想而知。
“為師有上乘修真心法六部,器道、丹道、陣道、術道功法各八部。我早已為你準備了整套合適的功法,今日一並傳你。以後修行全在自己,為師隻能從旁指點,免你走錯路徑。”
虎答謝,躬身接過五枚玉簡,神色自若,無驚無喜。他既已樹立遠大誌向,要用自己實力尋求真相,又哪裏會為這些外物沾沾自喜?即便沒有這些上乘功法,他也要努力修煉,不為別的,隻為心中那不甘任人擺布的執念。
授藝結束,大衍真仙示意虎可以自行開辟洞府,便任由他離去了。
看著徒弟獨自離開的背影,大衍真仙五味雜陳!
這個不滿三十的子,還不及自己歲數的零頭,卻肩負著常人無法想象的重任。他真心喜歡這個弟子,真想將責任一力承擔。但他不能,也沒有能力去承擔。一切都要靠虎自己!因為他還有一個隱秘沒有出,這個隱秘,事關千年之後的仙魔大戰。如果處理不好,整個青雲界的生死存亡,就隻能落在虎一人身上。
下了山崖,虎拜訪了阿骨烈酋長。野人都是死心眼,一旦認準了你,一輩子便不會改變。
二人稱兄道弟,把酒言歡,氛圍濃厚。看著生性豪放的骨夫大哥,虎心中的煩悶無以複加。如果自己也能像他一樣無拘無束,真正的率性灑脫,何嚐不是一件快事!
各人煩憂個人知!虎哪裏知道,骨夫也有他自己的苦處。族人的命符全部掌握在魔聖尊手裏,烈酒下肚,又怎能真正開懷?隻是強顏歡笑,故作姿態罷了!
二人均滿腹心事,酒不醉人,卻各自喝得酩酊大醉。
一連三日,方虎不理外物,不思修煉,每日與骨夫大哥推杯置盞,把心中的煩惱統統拋到了九霄雲外。
三日後,他辭別酋長大哥,去往靈猴巢穴。
猴王見他駕臨,奉為上賓,靈果靈酒極力款待。一來他是大聖的至交好友,二來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三來他也是靈猴一族的大恩人。最重要的,若不是他,大聖突破進階不知何年何月!
席間,大猴族頭領輪番敬酒,方虎來者不拒,開懷暢飲。大笑聲響徹山穀,三日不絕。
就這樣,方虎醉生夢死的過了半月。這是他修真以來第一次放縱,任由自己喝得爛醉,借酒消愁,把前塵往事徹底塵封!
隻是,每夜月上梢頭時,穀中便多了一個蒼涼的身影,獨坐枝頭,望不語。道不盡個中苦楚,訴不完滿腹淒惶!
正值年少躊躇誌,
驚聞身世萬念灰。
豪情可甘他人戲?
聲入霄漢振聾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