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方虎不再提及往事,隻向師尊請教修真事宜。
大衍真仙見虎神態自若,以為他想通了關節,接受了事實,自然安心不少。要是虎想不開,鑽了死胡同,勢必影響他日後的修行,不知多久才能記起輪回往事,揭開牢籠真相了。
虎不問,他自然不會舊事重提,免得徒弟心生疑障。他的目的隻有一個,便是督導虎努力修行,盡快想起魔界線索。
“師尊,我曾答應義姐,給貝兒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還請師尊施法,重塑貝兒肉身!”
“哈哈,你俠義心腸,悲憫世人,此舉暗合道,為師豈有坐視之理?隻是你空有寶物在身,卻不知運用,未免使寶蒙塵了。”
方虎疑惑地看著師尊。身懷寶物?我怎麼不知道?如今我身上隻有四寶:混沌寶珠是吐納用的;七彩鱗甲是防護用的;翠玉仙靈佩能震懾妖邪;困龍劍劍靈已失,與凡鐵無疑。還有什麼寶貝有起死回生之效?難不成是乾坤袋?
大衍真仙見他不知,出言提醒道:“你乾坤袋裏,可有一枚黑色的鈴鐺?”
虎一想,是有這麼個物什。當時並不清楚它的功用,難道師尊所的寶物,便是這個黑色鈴鐺嗎?
虎取出鈴鐺晃了晃,除了發出“叮鈴鈴”的響聲外,再無動靜。
大衍真仙微微一笑,道:“此鈴名為招魂引,是鴻蒙老祖生前的寶貝。隻要所招之魂完好無損,便可寄魂於外物,尋得合適肉身,方能起死回生!”
原來這個毫不起眼的鈴鐺,竟有如此奇效。
“真龍仙君在封魔一役中,肉身被毀,便是鴻蒙老祖以此寶招其魂魄,寄於劍體。可惜真龍仙君乃龍真身,世間再難尋找可容其魂魄的肉身。故萬年來都無法令他重生,真是萬分可惜啊!”
想起昔日故友困苦萬年,最終落得個魂飛魄散的下場,大衍真仙不免老淚縱橫,唏噓蹉跎。
當下,虎求得招魂引的施法口訣,拿出貝兒的六顆命魂珍珠,在大衍真仙的指點下,將貝兒的魂魄引來,寄於困龍劍劍體。
貝兒魂魄蘇醒,得知事情經過,自是一番感激涕零,再三謝過虎的再造之恩,安心在劍內修煉靈體。
困龍劍重獲劍靈,雖不及當初萬一,但虎操控起來再無生澀之感,也算得上一把神兵利器了。
“師尊,我築基有成,不知下一步如何修煉?”
大衍真仙拂須笑道:“你子太也心急,也不鞏固幾日,便要索取下一層功法。且待為師看看你體內真元如何,再做定奪。”
罷,虛空抵在虎氣海,查探起來。一探之下,大衍真仙驚呼出聲。
“這是……這是……仙靈之氣!沒錯,正是仙界的仙靈之氣!你有何奇遇,快快來。”
大衍真仙激動莫名。仙靈之氣比之地元氣,層次上強了何止百倍!修真之人在成仙之前,破不開方圓界的牢籠,如何會有仙界的仙靈之氣呢?且此氣息已經融入虎的四肢百骸,日後修煉起來,必是一日千裏,進境神速!
見師尊如此動容,虎不敢隱瞞,將五彩龍珠一事娓娓道來。
聽了經過,大衍真仙感慨連連。暗道因果循環,世事難料。當初,鴻蒙老祖救了真龍仙君魂魄。今日,五彩龍珠又成全了老祖分身。道冥冥,實難揣測!
有了這般造化,方虎自然無須鞏固,可以繼續修煉了。
“你已邁入修真門檻,可以開始真正修真了。在這之前,我要將今後的修真境界,一一與你知,你可要聽仔細了!”
虎點頭,正襟危坐,仔細聽來。
修體、修元之後,便是修神。修神期,是煉化體內真元,形成自身元神的過程,分為結丹、元嬰兩個境界。
修真之人融合有成後,體內的真元飽和,處於混沌狀態,可謂一盤散沙。要想再有提高,必須將遊離狀態的真元凝聚,在氣海內形成“元丹”。結成元丹,真元便會由氣態化為液態,隨心轉動,生生不息。
結丹境界,隻是修成元神的第一步。
接下來,則是在元丹內孕育出真元嬰體,即所謂的“元嬰”。元嬰可以自行修煉,相當於修真之人的第二生命。隻要元嬰不滅,便會與地同壽,長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