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野店(2 / 3)

焦四一聽哥哥這話,就知道他用意了,忙住了嘴。丘大倒是還有些不足,但焦三提醒了他,很快就要黑了,現在不是吵架的時候。

焦三又對周康道:“周姑爺,雖碼頭那子這邊有捷徑,但咱們畢竟人生地不熟,又快黑了,依的看,不如還是退回官道上,折返碼頭邊的鎮為佳。那裏雖不如清河縣城舒服,好歹也有家客店,比這荒山野嶺強多了。”

焦四也跟著附和:“是啊,周姑爺,咱們是粗人不打緊,您可是貴人,吃不了苦,不如退回去,晚上也有個熱被窩睡,有頓熱飯菜吃。趁現在折返還來得及,再黑些,山路就難走了!”頓了頓,又道:“黑了也賞了不什麼景,您要看明早再看吧!”

周康卻沒話,隻是舉手指向前方:“你們瞧,那是不是燈光?前頭一定有人家!黑了,就上燈了。”

眾人皆是一愣,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林子盡頭有一點顫悠悠的火光在跳動,不一會兒,就靜止下來,沒多久,又多了一點火光,紅紅的,在漸漸昏暗的山林中很是顯眼。

焦四覺得心裏有些發毛:“這……這不會是鬼火吧?!”他聽老人過類似的故事。

丘大瞪他一眼:“你見過紅色的鬼火?那是燈籠!大紅燈籠!我們老爺已了,前頭定有人家!”

既然有人家,不定縣城就不遠了,晚上更不必露宿山林,跟折返四五裏地去鎮上住店相比,清河縣城是更吸引人的選項,於是他們都牽起馬加快了腳步。

那兩點火紅的燈光越來越近了,與此同時,他們還聽到一陣陣“轟”的聲音,不知是什麼,越來越響。待走出了林子,他們才發現,原來前方不遠處有一道水流,水勢湍急,從山頂直往山腳方向傾泄而下,到得他們前方二十餘丈處轉了個彎,勢頭才略和緩些,形成一條三四丈寬的河。從來路上看到的景致推斷,這條河大概是百裏河的一條支流,直流到碼頭邊上,才與百裏河彙合為一。

在河的對岸,即使色昏暗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河縣的城牆,離著不過是二三裏路的距離,相比走官道繞一個大圈子,還真是條捷徑,可見那碼頭上的子也不是胡。隻是河水湍急,要如何渡過?

丘大叫了周康一聲:“老爺,您瞧,那兩盞燈籠原來是家客店掛的!”

周康轉頭望去,果然看見離河邊不遠處的空地上,有一處宅院,瞧著是新建不久的房屋,木板都還未上漆,房屋外用樹枝圍了一圈籬笆,圈了個大院子,正麵搭了個門棚,門上有匾,寫著“同福客棧”四個字,兩旁各掛了一盞大紅燈籠。他們方才在林子裏瞧見的燈火,就是這兩盞燈籠散發出的光。

雖然在這種地方有間客店,讓人覺得奇怪,但畢竟就在縣城的眼皮子底下,不象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地方。周康一行人都鬆了口氣,焦四還笑:“居然是家野店,這老板是怎麼想的?荒山野嶺的,即便離城近,又有誰會來住?”

周康沒應聲,他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來路,又仔細瞧那同福客棧嶄新的房舍,微微笑了一笑。

他們又是話又是指手劃腳的,客店中的人早已聽見了動靜,忙忙迎了出來:“客官快請店裏坐!店是新開的,房舍家俱都是嶄新嶄新的,最幹淨不過了。隨您是要打尖還是吃飯,店包管讓您賓至如歸!”一邊,一邊殷勤地要請周康等人進去。

周康卻不忙,隻打量了來人幾眼,見那人二十來歲年紀,一身粗藍布短褐,滿臉是笑,瞧著就跟鄉間尋常莊稼漢沒啥區別,但渾身上下收拾得幹幹淨淨,聽他話的調調,也知道是個機靈的。周康便笑著問他:“你是這客店的掌櫃還是二?怎麼會在這裏開店呢?”

那人忙笑道:“的是掌櫃,這不是……旁邊河上建了橋,要往清河去的客商從此可以從這邊山道進縣城了,不必再繞個大圈子,的就想,在這裏開家客店,興許能掙兩口飯吃呢?客官您快請……”

“河上有橋?!”周康打斷了他的話,“橋在何處?!”若是有橋,他這就進城去了,沒必要住這山間的野店。

“有橋,在前頭呢,不過是吊橋,這都黑了,隻怕走著不穩當,您若是不急著趕路,不如就在店歇一晚吧。這會子您即便到了城下,城門也早關了。”

周康皺了皺眉,丘大便上前啐道:“你少胡弄人!城門關了,難道城下沒有人家?我們就算找戶人家借宿,也比你這野店可靠!一亮就能進城,還不耽誤事兒!”

那掌櫃卻笑:“您老誤會了,從這邊過河去清河縣城,那是西城門,比不得正城門熱鬧,城外一大片都是荒地,哪有什麼人家?即便有,也不過是幾間破土房,瞧您家主人這樣的尊貴人,哪裏看得上?我們店有現成的客房,還有熱飯熱菜,您要喜歡,還能洗上熱水澡呢。等一亮,就能過橋進城,一樣不會耽誤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