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
柯良聽的是《東風破》的樣,隻經過了簡單的編曲,裏麵的琵琶伴奏是葉誠用網絡下載的音色庫製作的,效果十分粗糙。
雖然隻是簡單的歌曲樣,但柯良還是聽出了這首歌的不俗之處。他原本玩笑輕鬆的表情,很快就變得嚴肅起來,然後手指敲著吧台靜靜地把那一段聽完。
“真是你寫的?”柯良摘下耳機問道。
葉誠臉不紅心不跳地撒謊道:“是我寫的。”
柯良問:“你準備怎麼處理這首歌?”
葉誠反問道:“良哥有什麼好的建議?”
柯良沒來由地歎氣道:“如果是幾年前,我會勸你當創作型歌手,也會建議公司把你簽下來。但現在……玩音樂已經沒有出路了,我勸你還是盡早轉行吧。別像我,三十好幾了才醒悟過來,已經無路可退了。”
葉誠不好打擾他傷春悲秋,等柯良完了才問:“現在做歌手不好混?”
柯良苦笑道:“你看現在一年有幾個歌手發專輯的?傳統的唱片工業已經死透了。我簽約的那家音樂公司,現在專做網絡歌曲,我每的工作就是錄製那些聽著就想吐的雷人神曲。”
傳統唱片工業為什麼會衰落?
隻要長了腦子的人都能猜出個大概。
現在的人聽歌誰還買磁帶、買d啊,全都是在網上免費下載,一線歌手發專輯都有可能會賠本,更別提新出道的歌手了。
葉誠沒工夫去感歎唱片市場的衰落,他問道:“良哥,你覺得我這首歌寫得怎麼樣?”
柯良認真地點評道:“詞曲都屬上乘,很有古風,難得的好歌。”
葉誠又問:“那如果賣給音樂公司,大概能賣多少錢?”
何俊良想了想:“你這首歌質量很高,應該能賣到5000以上。”
“才5000?”葉誠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他可是夢想著靠這些歌發財還債呢。
“5000你還嫌少?你當你是那些詞曲名家啊。”柯良無語地。
葉誠並沒有真正地踏入過樂壇,所以對裏麵的情況完全不了解,他問道:“那名家的詞曲能賣多少錢?”
柯良問:“林東你知道吧?香港的那個大詞人。”
葉誠連忙點頭:“知道,外號詞神的那個。”
柯良唏噓道:“華語唱片市場繁榮的時候,林東一首詞最高賣過10萬塊,是港幣。但現在呢?他的詞已經降到萬以下了,而且還經常收不到尾款。作曲的也差不多,現在的行情就兩三萬一首,質量高些的能超過5萬。”
“為什麼會這樣?”葉誠剛把話出口,就意識到自己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唱片都賣不動了,那歌曲的價錢自然會往下跌。
柯良繼續道:“這還是詞曲名家的價錢,至於像你這種沒有名氣的歌曲作者,一首詞能賣千把塊就不錯了,曲的話稍微要高一些,基本都在000以上。我這首《東風破》詞曲加起來能賣5000塊,是因為它的質量確實很高。”
葉誠聽得一顆心直往下掉,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他還想著一首歌賣個幾萬塊,短時間內把家裏的債還清呢,哪想到現實居然如此殘酷。
“如果賣給音樂公司,那唱片上市以後,歌曲作者應該還有版權分成吧?”葉誠還沒有完全死心。
柯良再次給他澆了一盆冷水:“後續分成你就別想了,現今的唱片銷量就是個笑話。至於其他渠道的分成,國內對版權的保護不力,音協也是一幫子屍位素餐的混蛋,那些錢你得一個個官司打過去才能要回來,扯皮官司能打到猴年馬月去。而容易拿到手的渠道分成,都被音樂公司賺走了,基本上沒歌手和詞曲作者什麼事。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華語樂壇原創這麼少了吧,賺不了錢誰特麼還願意寫?”
“那做音樂的還怎麼賺錢?”葉誠鬱悶地道。
柯良笑道:“所以我才勸你早點轉行,現在樂壇的不少名人大腕,都要靠做評委、接代言、搞商演來養活自己。”
葉誠一臉的失望,他在母親的熏陶下,從就有一個音樂夢想,現在被柯良的一席話給得直接夢想破滅。
或許是在葉誠身上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柯良歎口氣:“這樣吧,明我帶你去公司試試看,不過我不敢保證會有多好的結果。”
葉誠勉強笑道:“謝謝良哥。”
何良把杯子裏剩下的酒一口喝完,站起來走了幾步又回頭道:“對了,記得回去在音協的官網登記歌曲版權,萬一被人剽竊了可別來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