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3)

看著周都督走近, 九寧忽然想起多年前,周都督帶她去看那座禁溺女碑的情景。

她蹬鞍上馬, 示意親隨在原地等候, 輕喝一聲, 駿馬邁開四蹄,慢慢走起來。

寒風呼嘯,雲霞層層湧動,最後一束夕暉映在山穀中的積雪上,邊逐漸亮起閃亮的星。

馬蹄聲越來越近, 流丹似的霞光中, 九寧漸漸看清周都督的臉。

他一臉峻容,絡腮胡子都刮去了, 顯得年輕了幾歲,未著武官服飾,一身家常圓領袍衫,鬢邊霜『色』傾染, 皺紋更深刻了一些, 雙眸仍舊閃爍著精明的神采。

寶刀入鞘, 鋒芒盡斂,歲月在他身上沉澱, 留下的不隻有老去的痕跡。

還有收放自如的從容氣魄。

依稀還是那個精神矍鑠、粗中有細的周都督。

兩人幾乎同時扯緊韁繩,兩匹馬都停了下來。

漸沉的暮『色』中, 周都督神『色』緊繃, “曉得我要來?”

九寧點點頭, “我今就要走了……這一別,下一次再見不曉得是什麼時候。”

她頓住,一笑,梨渦輕皺,“所以您怎麼會不來呢?”

周都督板著臉。

九寧抿唇,收起笑容,臉上現出幾分失望之『色』,撥轉馬頭,“是我想多了,原來您不想見我,那我走了。”

駿馬朝著長亭方向快走幾步。

身後沒有挽留聲,唯有周都督沉重的呼吸。

九寧眼珠一轉,抬起手,揚鞭。

一聲清脆的空鞭響,鞭尾快要落到馬身上時,後麵傳來馬蹄踏響。

她握鞭的手一緊,回頭。

黑馬追了上來,就在她身側,而鞭繩另一邊被周都督的大掌緊緊握著,紋絲不動。

他攥著鞭繩,板起臉:“真要走?”

仿佛有些委屈似的。

九寧一撥馬,和周都督麵對麵,眼睫忽閃,粲然一笑。

周都督看她一眼,臉上的神情繃不住了,鬆開手,讓她抽回馬鞭,歎口氣,臉上浮起淡淡的笑意。

“還是這麼淘氣。”

語氣似懷念,又似在感慨。

九寧收起鞭子,理直氣壯地道:“我可沒淘氣,淘氣的是都督您。”

周都督雙眼眯起,“不叫阿翁了?”

九寧笑了笑,手中馬鞭輕輕敲在自己長靴上。

“我可以這麼叫嗎?”

周都督沉默了一會兒,瞪她一眼,“都曉得我要來了,還問這些?”

九寧一臉冷漠:“都督不,我怎麼知道您心裏怎麼想的?”

風吹過,掀起兩饒衣袍,空氣裏散發著若有若無的香氣,那是道旁山溝裏默默開放的梅花。

周都督眉頭緊皺,有點惱怒,又有點無奈,掙紮了半晌,搖頭失笑。

“還不淘氣……”

幾年不見,還是這樣的脾氣。

他策馬走近幾步,抬起手,手背輕輕敲一下九寧的額頭。

“好了,觀音奴,是阿翁錯了。”

這句話是帶著笑出來的,就和以前兩人一起下棋,周都督耍賴非要悔棋,九寧怒而拂袖離開,周都督立馬扯她的袖子、抓她的辮發,笑著哄她一樣。

九寧卻聽得鼻尖發酸。

她咳了幾聲,掩飾『性』地道:“這才差不多。”

周都督看著她笑,皺紋舒展,“觀音奴原諒阿翁了?”

九寧收起馬鞭,長舒一口氣,抬頭,望著周都督的眼睛,輕聲道:“阿翁。”

周都督眼裏湧動著溫柔神『色』,輕輕答應一聲。

“觀音奴乖。”

兩人都感慨萬千,仿佛有許多話想,但又不知道該從何起,心頭沉甸甸的。

半晌,周都督先開口了,問:“為什麼這麼篤定我一定會來?”

問完話,哼一聲,“我不來,你就不會去找我?你又不是不曉得,你阿翁我愛麵子,你求一求,我肯定心軟。”

九寧白他一眼,道:“在祠堂的時候,我聽到您的腳步聲了。”

周都督臉『色』一僵。

九寧下巴抬起,道:“阿翁可別不承認,你的腳步聲我聽得出來。”

周都督走路的時候風風火火的,腳步聲卻不重,和他粗獷豪邁的外表不同,他走路的腳步聲聽起來其實有點斯文。

以前在周家的時候,為了方便觀察周嘉行,她常常賴在周都督正院的廳堂裏間看書,日複一日的,光聽腳步聲就能分辨出走進外邊堂屋的人是周都督、周嘉暄、幕僚還是其他人。

聞言,周都督神『色』微變,想起剛才在祠堂的情景。

那時他就站在窗戶後麵,透過鏤花格看闊別已久的孫女怎麼駁斥周百『藥』,怎麼幹脆利落地和周家斷絕關係,怎麼頭也不回地離開周家。

她比以前又長高了些,出落得更加漂亮,像之前三郎書上讀到的:氣度雍容,顏如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