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回 新野初策(3 / 3)

劉備猶豫道:“話是有理,可備始終覺得……”

陸仁道:“反

也是閑著,皇叔抽調一些錢糧人丁出來給子仲一試若不成不過是虧些錢糧,但事若有成則皇叔錢糧豐裕,又何樂而不為?”

劉備想了想也是,想發展起來就肯定要用大筆的錢,有點風險又能如何?便點頭道:“陸仆射可教我經營些什麼商業為好。”

陸仁搖頭道:“這個應該去問竺,他行商多年遠比陸仁有見地。陸仁也相信皇叔隻要讓竺放膽去做,絕不會令皇叔失望地。”

劉備道:“好吧,我就聽從陸仆射此策,讓竺去做便是!”

陸仁看看天色不早,起身告辭。劉備又想攔他下來,陸仁笑道:“皇叔不該如此!前番陸仁就說過皇叔若想在荊州立足,就不要打我的主意。因我一人而失荊州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哦,臨別時陸仁還有幾句良言相勸。”

劉備道:“陸仆射請講。”

陸仁道:“今日我見到皇叔與百姓們一同編草鞋,固然親民,但上位者應該多留心大事要事,勤政富民即可!若此舉被那些欲投之人見到,反而會認為皇叔隻樂於小人之事,胸無大誌,如此隻會盡失賢才。”

劉備沉吟道:“這個嘛……”

陸仁心道:“好像這句話本來該是諸葛亮出山後勸他的,現在卻是由我說了出來……沒辦法,時局環境根本就不一樣啊!他這樣如果是在抗戰與解放戰爭時期肯定會贏得窮苦百姓們的支持與愛戴,可現在是漢末的爭霸,講究的是什麼上位者就該有個上位者的樣子,搞些這東西隻會被那些士族看不起。看不起就看不起吧,偏偏這年頭的人才基本上又都集中在這些士族裏麵……其實說真地,我是看不慣劉備地做法。你和百姓一起編草鞋編就編吧,就不能換上一身樸素點的去?穿得那麼漂漂亮亮,再往窮人堆裏一坐怎麼看怎麼別扭!感覺……就有點像是穿著嶄新的名牌貨在街頭當乞丐。”

不理他在這裏神遊四海,劉備那頭已經想通,向陸仁長長一揖道:“幸蒙陸仆射指點!”

陸仁道:“天色不早,我該回去了。哦,最後再提醒皇叔一句,農桑固然是重中之重,但萬萬不可太過輕視商業。如果你信我陸仁地話,還請放膽讓竺去一試。”

劉備道:“陸仆射可否來新野定居?備願以先生之禮而迎之,亦好時時討教。城外土地陸仆射可任選三百傾以安身!但凡是先生(稱呼都改了)要發展的產業,備絕對支持到底!”

陸仁笑道:“皇叔你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啊,這不是在變像的招納我為你效力嗎?恕我陸仁難以從命,我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去做。”

劉備被陸仁說破心事,搖頭歎息。

陸仁微微一笑道:“這新野城將來我多半會來治些產業,但現在絕對不合適,以皇叔的聰明才智應該會想得通的。”陸仁這叫既不答應又不完全否認,目的就是讓劉備摸不清他的底細,這樣若寄若離的對陸仁隻會有好處,至少會讓劉備不願對他如何。

劉備長歎道:“備當真福薄啊!卻不知何時才會有如陸仆射這樣的賢士前來相助於我呢?”

陸仁接著微笑,轉過身向門口走去道:“皇叔雖然於世有盛名,但賢士良才是要用心去找的,不要一味的等人來投,那樣又與受製於人有何分別?”

劉備急喚道:“請陸仆射明示!”

陸仁回頭道:“新野初定,適才陸仁也為皇叔定下新野發展初策,皇叔用心記下後交給孫乾、簡雍、竺去做便是,軍略方麵有關、張、趙三人為輔亦可謂無需多顧,早先亦有所言,曹操河北未平也絕不會這麼快南下,新野城在三年之內會安如泰山。皇叔現在有空的話應該少編些草鞋,多去拜訪一下荊州名士才對。”

劉備問道:“荊州名士賢才備尚不知有誰,陸仆射能否告知?”

陸仁一怔,想了想才道:“陸仁到荊州的時日不比皇叔久多少,多數時間又隱居在家不曾出門……不過有兩位皇叔應該勤加拜訪。”

劉備喜道:“哪兩位?”

陸仁可沒打算現在就把諸葛亮、龐統給抖出來。建安七年的諸葛亮才剛剛二十出頭,能力上可能還要再磨練一下;龐統則不知道在哪裏逍遙著。至於徐庶,再晚上一些時候應該會自己來找劉備。而且陸仁覺得不能讓劉備發展得過快才對,所以陸仁說的是兩位不可能出仕的人物:“一位複姓司馬,名徽,字德操,道號水鏡先生;另一位稱為龐德公。此二人皆為荊襄名士,門人弟子不少,其中不乏賢才。若皇叔能得此二位青睞……嗬嗬,陸仁就不多說什麼了。”

劉備道:“陸仆射可知此二人居於何處?”

陸仁這時已經走出了大門,笑道:“我也不知!不過我相信日後有機緣的話,皇叔一定能碰上的。陸仁去矣!”

劉備知道攔不住陸仁,也就沒有再強留。口中隻是反複的念叨著司馬徽與龐德公的名子,心中暗暗的有了打算。

不說劉備在那裏大動腦筋,陸仁這會兒帶著二淩出了新野城。行出幾裏回頭望望城門,忽然發出一陣周星星式的奸笑,引得二淩都用BS的目光望向他。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啊……劉黃鼠,我是給你出了主意不假,可是我也絕對沒有虧待我自己,隻要你按我說的去做,我們將來都會有好處的……”

如果您覺得《三國求生記》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