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2 / 3)

辦法。

當然,淩遠出海的目的陸仁也交待得很清楚,那就是從現在開始去掠奪人口回來!這時的夷、泉兩州人口已經超過了五十萬(PS:請願諒瓶子的YY過度吧),達到了陸仁當初保證漢族人口基數的標準,那一步就該單純的用掠奪人口的方法來增加勞動力。最初的目標是訂在與夷州較近的東南亞群島,像前麵甘寧提及的土倫地區有自己的政權與軍隊,那麼就采用和平一點的方法,買當地的奴隸人口回來。而其他的地區,陸仁很幹脆的扔下了一個字——搶!

實話實說,陸仁並不喜歡奴隸製,自然不會對搶回來的人口極盡剝削。那麼去這時很落後的地方搶人口回來說不定對那些落後的土著來說反而是件好事,至少陸仁還能讓他們吃飽住好。當然這也過於理想化了一些。不過從中國自古以來的教育理念來看,隻會產生所謂地階級差觀念,像什麼種族歧視應該不太可能發生。這或許就是東西方文化上的一種極大差異吧?扯遠了,打住!

因為甘寧與淩遠的工作互換,劉在一旁提議甘寧與淩遠把各自身邊的副手也對換一下,有一個熟悉本身工作的副手在,對二人換位後盡快上手,減短磨合時間大有幫助。這話聽著是很在理。陸仁心裏卻清楚這是劉有意而為之。意在間接的削減甘寧與淩遠對直屬部下的控製能力。隻是看見甘寧與淩遠都欣然應允。陸仁也不好說破他或是表示反對。必竟站在劉的角度上來說,這確實是在為陸仁好,所謂地禦人之道,陸仁還差了很多。

淩遠地副手姓蔡名沾,表字子霖,竟然就是荊襄蔡瑁地族人,從血親關係上來說還是蔡瑁的侄子。隻是因為當年蔡沾之父因為才華出眾。隱約間威脅到了蔡瑁繼任蔡氏宗主的關係,被蔡瑁設計陷害而被逐出了氏族,被迫離開荊襄到江東求生,最後鬱鬱而終。蔡沾年幼時與淩遠曾是好友,後來為求生計投奔到柴桑陸氏的船廠做工,因為從小就受到其父良好的教育,加之本身也聰明能幹,很快就成為了一流的技術工匠並被轉送到夷州。與淩遠重逢後應淩遠之邀成為淩遠的副手。蔡氏祖傳地水戰理論也在這時得以發揮出來。夷州海軍的訓練頗見成效。蔡沾在當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甘寧的副手姓陳名廣,表字浩嚴,是泉州校尉陳楠的弟弟。當初隨陳楠一起來的夷州。陳楠投軍後陳廣不願跟在兄長的身邊,改投了水軍想另謀發展,機緣巧合之下被甘寧相中,帶在了身邊成為副手。為人雖然沉默寡言,但頗有見的,與其兄陳楠一樣是個典型而優秀地輔助型影子角色。

陸仁在問清二人地來曆後當即下令,升任此二人為都尉,從旁輔助甘寧與淩遠。

一應諸事都商議完畢,陸仁便吩咐散會,讓該忙的人都各忙各的去,隻留下了劉與甘寧另有別事商量。

眾人散去,陸仁取出了地圖道:“子陽,你提議地新城是要加緊修築,對孫權也不能掉以輕心,隻是珠崖這邊我有點放心不下。珠崖是繼夷州之後的另一個建設要點,但我們中間是不是差了個周轉的地方?”

甘寧與劉一同點頭,甘寧指著海圖中的一個地方道:“我遠航時曾在這個地方停留過兩天,那裏是一處海島,與陸地僅隔一江。隔江處地勢險要,適合建築城防,而且江口可提供飲水,島上也有不少可供耕種的良田。從路程上來看,與夷州至泉州的路程相近,不如就在這裏建一小城作中海運中轉之用。”

陸仁看了海圖許久,心中暗道:“這地方怎麼這麼熟啊……隻是一時半會兒的想不起來是哪裏來著……”

當然熟啦!甘寧指的地方其實就是後世的香港!

劉沉思了許久才道:“主公,有一提議。現在曹公在北,不日即將南下荊襄、江東二地,我們又將要與東吳言和,孫權衡量輕重利弊之下,數年之內當不會對泉、夷用兵。值此良機,我們不妨在兵勢大振的時候出兵,把整個交州納入掌中。”

陸仁嚇一跳:“子陽你沒開玩笑吧?我們泉、夷兩州就這麼點人馬,還出兵攻占土地?”

劉道:“主公不可坐失良機啊。其實當初我就對主公明言過,交州是上天留給主公的一片基業之地。士在交址雖然治理有方,數十年來未有戰事,但歸根到底是交址地處偏遠,各方諸候都討伐不便,士又明言臣服於朝庭才會如此。我在泉州這兩年派出過細作去交址打探消息,士兄弟在交址雄長一州,威尊無上。出入鳴鍾,備具威儀,簫鼓吹,車騎滿道。妻妾乘輜車,子弟從兵騎,何等的奢侈!當地百姓看似安居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