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中專院校一般都在正月十六後開學。這也算是一個C國的特色吧,照顧C國人對正月十五的節日情結,也算是過年過完了。
1980年3月2日,正月十六,我踏上了歸校的行程。自從正月十五參加完縣裏的“四幹會”當日返家後,我就著手做歸校的準備。因為學校正月十八開學,路上還得耽擱兩天。明天我必須得走,家裏也沒什麼事要處理。臨走,我和家裏說了上次帶的一千元都花了(幹什麼沒說,要是老爹和媽知道一千多塊錢就買了一堆郵票,能把家裏人心疼死,非鬧出幾個心髒病來不可),還欠了同學的四百元。這可得說清楚,四百元在當時可不是小數字,幾乎是一個普通工作人員一年的工資。雖然劉豔和馮霞兩家有錢,可那畢竟是人家的。救急可以,救窮咱就成無賴了。更何況男女關係也就變得有些曖昧了。現在可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年代。老爹吧嗒著旱煙,沉默了一會,才開了口:“花了就花了吧!再帶上點,先把借人家的還了。不沾親不帶故的,花人家的不好!自己緊著點花。這也是現在的政策好,要擱前幾年,把咱家的全部家當賣了,也不值一千塊錢。家裏雖然還有些錢,你在學校也要節省一點。爹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不會亂花錢,可咱家底子薄,又怕這政策不知什麼時候再變了,留點錢給你畢業後娶媳婦用。”娘在旁邊也擦著眼淚:“苦了俺五兒了。一個人在外麵,你爹媽沒本事,還讓我娃錢不夠用。我娃沒福,沒托生到一個好人家,偏到了咱農民的窮家裏。苦煞我娃了。”
“媽,你別哭。你一哭鬧得我心裏挺難受的。你還讓我明天怎麼走。”我安慰老媽,“再說人家BJ那是大城市,住的、吃的比咱家好多了。你兒到那是享福去了。你沒見我過年回來是吃的又白又胖,成了城裏喂的一頭豬了,你還說苦煞我了!?你見過有這麼苦的豬嗎?”我的話把老媽逗笑了。
“等過幾年咱家變的會越來越好。我把您二老接到BJ去住。想種地,咱就買塊地繼續種,閑了就去那**、王府井逛逛。冬天咱去南方住,那不冷;夏天再回咱魚灣住,來避暑。多好啊!”
我的話把老媽臉上的愁雲吹的一點也沒有了,滿臉笑開了花:“要真有那麼一天,媽活上幾天也就知足了!媽和你爹就等著享你的福了。”
“要真有那麼一天就好了,”爹呆呆地看著窯頂,連旱煙也忘記吸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盼到?”
“爹,你放心,再有幾年就行了。你很快就會看到的!”我充滿信心對老爹說。
第二天我又帶上五百塊錢(四個姐姐每人給了五十元),在村口坐上去省城的客車,和郭勇會合後直接坐晚上的火車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