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我來人世間,果然值得
韓陵山離開之後,雲楊就在第一時間將自己與韓陵山的對話一字一句的告知了雲昭。
雲昭在聽完雲楊的彙報之後輕笑一聲,並不是很在意。
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陽謀。
舊有的貴族已經被打倒並且殺死,新的貴族正在萌發,正在形成。
而對於貴族這個東西雲昭一向是很討厭的,哪怕這些新興貴族都是跟著自己一刀一槍打過天下。
準確的說,雲昭認為藍田皇朝需要的是一群公務員,而不是一群掌握生殺大權的貴族。
他既然不能將這些新興貴族全部都丟井裏淹死,就隻好另辟蹊徑。
海洋就是一個好地方,它足夠大,足夠容納下人世間所有的汙穢。
所以,他就想把所有不好的東西全部都丟進大海這個大熔爐裏。
大海足夠狂暴,足夠誘人,足夠讓人生出征服的欲望。
而封建,就是雲昭丟進錦鯉池子裏麵的第一把魚餌。
自從周天子分封諸侯,以拱衛天下之後,封建在中國曆史上其實僅僅存在到了戰國。
自從秦嬴政這個蓋世帝王出現之後,取封建而州郡,事實上就宣告了封建的結束。
封建製下,最重要的的一點便是“各守其土”,雲昭相信,各守其土的時間不會太長,而中國人固有的一統天下的習慣,會讓他們中間的某些強力人士,開始統一海外領土。
戰爭就是封建的主要特征。
雲昭覺得隻要有人開始這樣做了,占據了最肥沃,最龐大,人數最多的大明本土將會成為最後的贏家,並且借助這個機會,徹底幹脆的將藍田皇朝產生的新興貴族一網打盡。
很明顯,韓陵山從愚蠢的雲楊口中得到了一些啟發,然後,就通過雲楊的嘴巴告訴雲昭,他已經識破了皇帝的計謀。
不過,看破了沒有用,封建的本質會繼續推動雲昭的布置一點點的向他希望的方向前進。
而韓陵山,那個時候早就死了。
當然,這些人可以不選擇出海,可以選擇不擁有海外封爵領地……嗬嗬……隻要他們能忍耐得住,能接受大明本土越來越嚴厲的的律法,與平淡的官員生活就成。
那樣的話,他們確實能夠逃離這個巨大的陷阱,而相對的,留在大明本土,他們的功勳會被更快的遺忘。
當幾十年之後,大明本土百姓已經養成固守本身權力的習慣之後,這片土地上將不再會有貴族的容身之地。
雲昭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並且付諸實施,最重要的原因就來自於中華七年的糧食極大豐收,農夫們獲得的收益卻維持不懂,甚至在縮減。
就在張國柱等人對這一亙古未曾出現的怪現象感到迷惑的時候,雲昭卻敏銳的發現,這一幕與後世美國二十世紀初麵臨的局麵非常的相似。
自從雲昭登基以來,大量的牲畜使用,農具的更新,種子的改良,以及物種的極大豐富,促使大明農夫的生產力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與此同時,消費能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導致大明不僅僅是農產品過剩,畜牧產品過剩,鋼鐵過剩,紡織品過剩。
這就導致了人們生產的東西越多,就越是賣不出去。
為了消化國內的這些巨量的產品,張國柱不允許南洋的糧食進入大明,不允許蒙古草原上的畜產品過度的進入大明本土,不允許從朝鮮挖出來的煤炭,鐵礦進入大明,更不允許日本的銀子進入大明本土。
雲昭稍微思量一下,就發現這一幕與美國當時提高兩千種外國產品關稅百分之五十的做法如出一轍。
隨後,當時的美國陷入了曆史上最恐怖的大蕭條中,世界隨之進入了蕭條期,隨即催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大明附近的國家,全部都臣服在雲昭這個皇帝的腳下,對大明朝過來的旨意如同臣子一般敬服,讓皇帝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來發動戰爭,並且,發動了戰爭之後,效果也不過如此。
沒辦法,雲昭就迅速的啟動了大規模的國內建設活動。
張國柱在燕京城修建下水道,把整個城市弄的一團糟,雲彰,徐五想,夏完淳啟動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鐵路建設。
不僅僅是他們,各地州府也在同一時間采用了同一種方法——那就是大規模的建設。
從道路,到鐵路,到水利設施,到城市基礎建設,目的隻有一個,用最快的速度消耗掉府庫,國庫中的存銀,存糧,好接納新的銀子跟糧食。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錢多多在她看中的所有美麗的地方大肆的修建精美絕倫的宮殿,獵場,行宮,卻沒有一個官員跳出來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