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她與秦崢共進退(2 / 3)

此話一出,滿座嘩然。

若說先前百姓們的狀告,都隻是因為各家的冤屈,那麼周學景所狀告的事情,卻是民生大事,甚至牽涉到了朝政。

顧九站在簾子後麵,也跟著微微蹙眉。

這事兒,秦崢他們必然是早就知曉的。不止如此,今日這一出,也必然是安排好的。

此事牽涉重大,但阻礙必然也重重。

所以,便是為了要徹查到底,他們才要將此事鬧大,輿論做大。

隻是,私自冶鐵,牽涉到了官家,想必這裏麵可不止是尋常之物了,甚至還可能包含了武器!

念及此,顧九越發覺得心髒跳得厲害。

能讓他們將此事這般鬧大。是不是說明,秦崢往深處查證的時候,遇到的阻力也大?

所以他才走了這一步棋。

她眉心蹙著,卻聽到那白無淵聲音沉沉:"周學景,你今日所說之言,可盡是實情?你要知道,縱然李武是前縣令,可你栽贓陷害一個官員,刑罰可是要翻倍的。"

聞言,周學景再次行了一禮,朗聲道:"學生敢以性命擔保,字字句句,皆為事實。且,學生有人證物證,便是去當今聖上麵前,也絲毫不懼。"

"好。"

白無淵直視著他,一字一頓道:"你的案子,本官接了。且會快馬加鞭呈奏給皇上,請他聖裁。"

此話一出,堂下百姓紛紛叫好,齊聲道:"謝青天大老爺。"

若是別的事情,說不定那李武還能留一條性命。

可是這條罪責一出,他必死無疑!

隨著這個案子被接下,今日的大堂審案也暫且到此為止。

隻是相較於百姓們的歡呼,顧九卻覺得心口像是壓了一塊大石。

她總覺得,這事兒鬧出來之後,秦崢怕就背上麻煩了。

前世裏,他受傷的緣由,可是因此埋下的禍根麼?

顧九憂心忡忡,卻又聽到外麵連哭帶笑的聲音。

那是圍在堂前不肯離開的百姓們。

多年陰霾,終見青天。

那一張張的麵孔,卻又讓顧九心裏的那塊大石扔了開來。

她怎麼魔障了?

秦崢身在高位,若不能為民做事,又與那些魚肉百姓的狗官們何異?

這世上,有的是安穩度日的法子,可總有人,心甘情願為火炬、為利刃,披荊斬棘,破除一切魑魅魍魎。

她該慶幸,她看上的男人。便是這般如朗朗明月、浩浩清風之人。

至於禍根麼。

她始終相信,這世上終是正道為上,終是邪不壓正。

所以,那些魑魅魍魎想要對秦崢動手,她與他一起應對便是了。

他從不畏懼邪惡,她亦然。

至少,她也不是全無是處,不是麼?

……接下來的兩日,事情便順利多了。

那周學景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他原本便是縣衙裏的師爺。此番事情一出。他冤屈得以伸張,秦崢又見此人是個可用之才,便讓他幫著白無淵一起賑災。

而他,也沒有辜負秦崢的期望。

隨著李武的倒台,礦場被解救出來諸多的災民,還有那些先前受災嚴重勉力維持生計的百姓們,都是急需待應對的局麵。

秦崢著人開倉放糧,城中事情歸白無淵跟周學景,至於他自己,則是去了城外,將這一段河道上的事情給料理了個清清楚楚。

這些官員裏麵,並非全然都是貪官汙吏,便是如此汙濁的局麵下,也還有人固守本心,堅持著心中的正義。

而秦崢的到來,便給了他們機會。

因著這一場災難,而近乎陷入絕境中的鄧縣城,終於在秦崢他們來了之後,與絕地中重生,迎來了嶄新而有希望的日子。

與此同時。周學景事情則是迅速的便在這偌大的縣城傳了開來。

秦崢跟白無淵商議之後,連同這裏的情況、加上百姓們的請願書、還有一應的罪狀,都遞到了京中去。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周學景和他所查出來的東西。

自鄧縣到京城,便是八百裏加急,也要四五日的功夫。

秦崢在這裏不能停留太久,因此將鄧縣的事情料理清楚之後,他便跟白無淵做了商議,讓他在這裏暫且留守,等候皇帝的聖旨。

而自己則是帶著鄭懷洛等人前去臨縣,那個受災最嚴重的地方。

白無淵聽得他的打算,倒是沒什麼異議。

雖說他早先跟秦崢合作,的確為了權力攀升,可如今見到這裏的百姓們,到底是升了幾分不忍。

說到底,他本性不壞。

且自有堅持。

因此在聽完秦崢的打算之後,白無淵到底是多說了幾句:"大人現下去林縣,無異於龍潭虎穴。您就打算帶這麼點人過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