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臉上望著車廂的眼神雖難掩失望,但還是客氣地謝過了阿桑哥專郭來送人的事,杜氏和秋娘依依不舍地同他們哥倆告別後,便坐上馬車回龍泉鎮去了。
又過了幾日,悠院花圃裏的薄荷葉子到了采摘的時候,李管家事先指派了兩個心細的小丫鬟來幫忙,秋娘也樂得清閑,同他們講過幾點注意事項後,便跑屋裏拿了本書,搬著小凳子坐在院子裏\"監工\"。
這兩個小丫鬟各拿了一隻竹編的小筐子,圍在花圃周邊小心翼翼地摘那薄荷葉子,個個動作輕柔仔細,秋娘起初見她們這幅模樣,還笑著告訴她們這東西沒那麼嬌氣,不用如此小心,又見丫鬟們隻是笑著應了,手上動作卻沒放送半點,也就沒再多說。
讓秋娘感到奇怪的是,兩個丫鬟隻各自摘了小半筐就離開了,過了一會兒李管家也來了悠院,見到正蹲在花圃邊數薄荷的秋娘,上前喚了一聲。
\"杜姑娘。\"
秋娘正心有疑問,回頭看見走進來的李管家,便納悶地指著花圃,問道,\"怎地她們隻摘了那麼點?\"
李管家笑了笑,\"正要來和你說這件事,這薄荷葉子摘下來也就七八日有些味道,因此公子特派人前來吩咐了,需每隔五日采一些,上次移走那幾株都沒能成活,咱們怕是種不來這東西了,因此還需你多照料一些時日。\"
秋娘納悶的很,薄荷這東西用種子種起來麻煩還說的過去,可是將半成品移植過去都養不成,難道這常公子的手下都是笨蛋不成?
雖然心有疑問,但秋娘還是爽快地應下了,李管家這意思就是要她繼續幫忙種薄荷,這倒是不成問題,反正她們還要在這別院住上一段時間,至於那移走的薄荷,人家既然都那麼說了,不論是真假,自己何苦去拆台。
李管家見她答應,臉上笑出了褶子,又關心了幾句起居問題,便轉身離開了。
到了下午,上街去買東西的杜氏和劉香香回來,秋娘把李管家來找的事情說了,杜氏笑著摸摸她的腦袋,隻叮囑她好好幫人家種東西,便拿了買來的新布讓她挑顏色。
杜氏有了杜智給的那些銀子,手頭寬裕起來,同劉香香兩人很是在街上買了一些東西,秋娘明顯察覺杜氏自見了杜智兩兄弟後心態放寬不少,見她臉上愈發多起的笑容,也很是高興。
轉眼到了秋末,杜家地裏的糧食收完後,在十月末的一天,李管家親自來知會了她們今後不用再幫忙種薄荷的事,杜氏隻當是他們自己已經移植成功,秋娘卻暗暗猜到,那人大概是不再需要這東西。
得了這消息,杜氏將家中銀錢細算了一遍,加上前幾次去看杜智時候得的那些銀錢,雖仍不夠買房的,可卻能租上間一進的小院子住了。
於是年前杜氏便找了住處,交了半年的房錢,打點了行李後才去向李管家告辭,對方早得了她們要搬出去的消息,見了杜氏也不挽留,順道幫忙挑了個吉日,派了兩個家丁幫她們搬了家,又送了一些日用的物事過去,因不是什麼值錢的,杜氏並沒拒絕。
新住處就在鎮南一道小巷中,一進的小院子並不寬敞,兩間住人的屋子緊連著,西側還有間狹小的廚房。這院子大周都是些屁民農戶,房東也是這一帶稍富的居民,雖新家的環境和母女三人原住的悠院不能比,但總歸是獨門獨戶,脫離了寄人籬下的日子,行事說話都自在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