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話剛說完,就見從門口走出來兩個身穿一樣的墨灰色深衣,外罩花白紗衣的學生,見到站在門口的杜氏一行,微怔之後便主動對身穿太學院標誌性的雪青色衣裳的杜智點頭問好。

杜智也禮貌地回問,而後就帶著秋娘他們進去了,跨入門內時,秋娘還聽見身後那兩個學生的小聲議論:

\"喂,那不是太學院的杜智麼。\"

\"是他沒錯,怎麼跑咱們院裏來了?\"

秋娘扭頭對杜智眨了眨眼睛,\"大哥,你還挺有名的。\"

杜智淡淡一笑,\"不管是旬考還是歲考,各院都會在宏文路口張榜,學評好的,自然知道的人就多了些。\"

三人邊走邊聊,書學院的建築大多碧瓦朱簷,雖無層樓疊榭,但也是屋舍儼然之態,很是符合\"書\"之一字規整的一麵。

走過三排教舍,入了後院便是一排憩鄭小樓所在,杜智領著她們走到從東數第二間房門口,敲了敲門。

\"進來。\"

得了應肯,母女倆才跟在杜智身後推門而入,就見擺設整潔的屋裏入目便是一張高腿書桌,桌後正坐著一名持筆書寫的六旬老者,頭發花白,麵目慈善,眉帶端狀,想必就是劉啟德博士了。

\"劉先生。\"果然杜智如此喚道。

見到他們進來,劉博士放下筆,從椅上起身,笑道:\"你們來的倒是早,我以為還要等上小半個時辰。\"

杜智笑著回應兩句,而後將身旁的杜氏和秋娘介紹了,劉博士捋著下巴上的三寸白須,上下打量了秋娘一番,問道:\"你大哥可是把我請你們來的原因與你說過了?\"

秋娘乖巧地點頭,小臉上帶了幾分適當地敬意,\"先生是要考校一下我的字,看看是否有可取之處,足以進學裏念書。\"

劉博士見她不過十二、三歲的模樣,態度卻恭謙適度,應答有禮,眼中露出一絲讚賞,伸手招了她來到桌前,指著桌上那副尚未寫完的字,問道:\"你看我這字,寫得如何?\"

秋娘立在桌前,細細將那張字看了,劉博士寫的是一首長詩,秋娘未曾見過,但見字體結構較寬,直處短橫處長,是極為標準的正統楷字,又隱隱帶些隸書的味道,字中自有一股書寫之人長年累積的韻感所在,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字,比起秋娘早年所練的正規字帖,高上一籌不止。

劉博士見秋娘看了半天仍未發表意見,倒像是看入了迷,遂又笑著出聲問了一遍,\"如何?\"

秋娘方才抬頭,正色答道:\"至剛鐵畫,骨氣洞達。\"這話雖有兩分刻意誇讚之意,可確實是含了敬佩之心的,但見那字體筆畫勾勒處,若不是日日練習積累下來,絕對不會處理地那般剛正卻不顯死板。

\"至剛鐵畫,骨氣洞達......\"劉博士捋著胡子細細品著這兩個第一次聽到的詞語,眼神有些飄忽。

回過神來的劉博士將桌上自己方才寫的字收起來,而後從一旁拿出一張上好的剡藤玉葉紙用紙鎮壓好,\"來,將你那日所寫的書體寫給我看看。\"

秋娘點點頭,大大方方地繞到桌後坐下,伸手取了硯上擱置的毛筆,沾用了濕潤的華墨,凝神在紙上稍想片刻,而後素素寫道: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將筆放下,劉博士早就站在她身側垂頭看著,好半天方才抬起頭來,眼中喜色竟是十分,秋娘心頭一跳,便知道這事怕是成了。

\"好、好、好。\"一連三個好字,劉博士伸手將那張字拎了起來,輕輕吹著有些潮濕的墨跡,也不顧及屋中其他人,便開始來回走動起來,一會搖頭一會兒歎息地,讓秋娘更確定了心中所想。

\"杜夫人,你有福氣啊!\"好半天劉博士方才停下了令人費解的行為,轉身對著臉上略帶緊張的杜氏笑道。

杜氏一愣,方才劃去隱隱憂色,應道:\"先生謬讚了。\"

劉博士側身對著仍在桌前站立的秋娘笑著問道:\"杜小姐,你可願到國子學裏念書?\"

秋娘微笑著應道:\"先生喚我秋娘即可,我自是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