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瘟疫便是死神的代名詞。
古人對待這種大範圍傳播性的疾病,可謂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基本上隻有死路一條。
所以,呂婆樓父子二人,並不相信這個晉國的使者,真有這麼厲害,連瘟疫都能治好!
漢中,大批氐秦士兵,有序地撤離著。
與漢中城相似的情景,魏興也正在發生。
兩座城的駐守兵馬,分別是漢中三萬,魏興五萬。
加起來,足足八萬兵馬。
對於此時內憂外困的氐秦來,這八萬人馬可以是絕對的主力。
然而因為漢中和魏興二城與東晉的國土相接,而且比鄰的軍隊還是桓溫統帥的西府兵,所以氐秦在這兩個地方必定要派遣主力駐守。
否則,一切便都是徒勞無功。
八萬兵馬,加上糧餉,所付出的軍費是巨大的。
所以,當漢中、魏興兩地的兵馬撤離出來之後,病重的苻堅,都明顯感覺心中的壓力了許多。
這時候,丞相王猛前來覲見,諫言:“河內、關隴流寇四散,西涼又虎視眈眈,此誠乃危及社稷之害也!今晉國派遣來使要回二城,並且許諾三年期限,兩國罷兵,正是賜大王一統關中、隴西諸地良機。機不可失,大王宜趁早部署,屯重兵於潼關保衛長安,然後派遣大將東征在關內流竄的羌族餘孽……”
“丞相的意思是,要各個擊破?”苻堅立馬會意。
王猛點頭,答曰:“正是如此!”
“嗯……”
苻堅沉吟,片刻後問道:“那依丞相之見,何人可以為寡人分憂?”
“太尉!”
“為何不是丞相?”
“東征羌族,卻不可不妨西涼,臣須留守京畿護衛陛下,此其一也!其二,陛下患病,晉使能治,而晉使乃臣師弟,故而諸多方便,此其二也!”
“丞相所言甚是!”
王猛的兩個理由,讓苻堅聽了進去。
於是苻堅便喚人召見呂婆樓,待呂婆樓前來覲見,苻堅道:“太尉,寡人決意交好晉國,已經將兵馬從漢中、魏興撤離,晉人不久後將收回二城。屆時,秦晉兩國將交好罷兵,而眼下我秦國八萬士卒已經撤回關中,羽翼俱豐,丞相覺得我們應該快速消滅隱患,不再被動防守京畿一帶,你以為如何?”
“大王聖明,丞相英明,臣附議!”呂婆樓也覺得這個時機,確實不錯。
雖然呂婆樓因為諸多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個人原因,和現在的盟國晉使不和,但其實他這個人的大局觀還是非常不錯的。
而且氐秦在苻堅的手上能夠中興,王猛自然要得頭功,但是苻堅能中興氐秦的這個首功,還得頒給呂婆樓。正是因為呂婆樓的支持和明事理,才有稱王的苻堅,以及得到苻堅重用的王猛。
而且後來,呂婆樓也為氐秦平治內亂立下不的功勞。
所以,當王猛提出的諫言是正確的時候,呂婆樓從來不會反對,反而還會非常支持。
就像上一次,王猛要勸苻堅與晉國何談,當時呂婆樓答應得非痛快……雖然他也是為了以後取冉操的性命,而選擇暫時答應,但這其中也還有當下氐秦確實需要和晉國結盟,來渡過難關的原因。
苻堅又道:“眼下氐秦雖然占據關中,然東有羌族餘孽為亂,西南又有前反王餘孽流竄,北又有西涼虎視眈眈,實在是多事之秋……所幸現在晉國因為巴蜀之亂,而選擇與我交好,否則我氐秦將四麵樹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