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子,是誰的?(1 / 2)

“仙兒,你說我們這個店叫什麼呢?”楊不凡問,“你既然想了這麼久的豆腐點,肯定有一套想法吧?”

額,一套想法?我就隻想著如何用你的錢,生我的財了。

林仙兒開始臨場發揮:“我想了兩個名字,一個叫楊豆腐,你想,你在鎮子上賣了這麼久的豆腐,多少有些名聲,優點是,在這樣的三、四級市場,容易在本地打出名聲,缺點是,地域性太大,如果要開連鎖店,有點麻煩;另一個名字就叫萬家豆腐宴,簡單明了,優點是樹立了高端形象,缺點是人家看見宴字後,會不會心裏產生距離感,不願意進來。”

“楊豆腐太俗了,和小攤販有什麼區別,我更喜歡萬家豆腐宴這個名字。”楊不凡說,“你剛才說的三四級市場,連鎖店,高端形象,都是些什麼意思?”

“三四級市場就是說這樣的小鎮,嚴格意義上講,這裏已經是四級市場了,這是相對於大城市劃分的,比如,京城就是一級市場,按繁榮情況定義的,一個城市越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的中心,越是大市場。連鎖店就是,比如咱們的豆腐店在這裏生意紅火,你不滿足了,想到另一個地方開個店,名字也叫萬家豆腐宴,這就是連鎖店。高端形象,怎麼說呢,就是一個東西,在很多人的心裏都覺得很高級,就是高端形象。”林仙兒把以前天天提及的名詞簡單介紹了一番。

楊不凡很認真的聽著:“仙兒,你怎麼懂這麼多?”

這個是林仙兒心裏最大的秘密,她很想很想說出來,可是,她不敢,一旦說出來,便是姓名相托。

她苦笑:“這個,你可以不問嗎?我若說是夢裏神仙姐姐教的,你相信嗎?”

楊不凡的笑容無比坦誠:“你若這樣告訴我,我就相信。”

林仙兒心裏一痛,恐怕,我要辜負你的信任了。

她飛快換了個話題:“我想過了,我們店的定位是‘吃健康,而不是吃豆腐’,我要在牆上寫清楚,各種豆子人吃了後有什麼好處。以後,我們店門口還是要擺個攤,裏麵賣飯菜,外麵繼續賣豆腐,隻不過,豆腐的品種要完善,以前都是黃豆豆腐,以後還要賣黑豆豆腐,五色豆腐;一方麵,你本來就有很多老主顧,另一方麵,如果顧客在我們這裏吃了後覺得好吃,也可以把豆腐買回去,自己做。”

林仙兒講得興致勃勃,楊不凡的思維還停留在她那句“吃健康,而不是吃豆腐”上,他趕緊問:“定位是什麼意思?”

“恩,定位,定位就是別人一說到萬家豆腐店,最先想到的東西。”

“最先想到的不是應該是吃豆腐嗎?怎麼可能想到健康上?”

“嗬嗬,就是要讓他們一想到豆腐,一想到萬家豆腐店,自然想到吃了豆腐好,豆子是很營養的食物。”

“喔……如此。”楊不凡表麵恍然大悟,其實一頭霧水。

“招牌和廚子的事就交給你了,我回去把吃豆子的好處列出來,另外就是,點豆子的大缸,多弄2個吧。”林仙兒交代道。

接連幾日,林仙兒卯足了勁,每天不光要到梅三姑那裏報到,跟著說媒,還要利用早晚時間編寫吃各種豆子的好處。請注意,用詞是編寫,豆子吃了如何如此,通常都是在網上浮光掠影看看,或者是豆漿店一晃而過,最多的就是湖南衛視的百科全書。

那些吃豆子的好處編撰完畢後,林仙兒還專門跑到鎮上買了紙張,一筆一劃的謄寫,那簡直是把最高水平拿出來的,當年,要是她有如此認真寫毛筆字的話,說不定早進了國家書法協會了。

咳咳,林仙兒的傑作,其實,不過是相對整齊的字,半點沒有審美趣味。

開張那日,雖是小巷,但同樣熱鬧,更何況,楊不凡和林仙兒在店門口派送豆漿。

楊不凡升級為楊老板,所有人都說的是:“楊老板,恭喜恭喜。”

這時候的豆漿可都是真正的豆漿,又香又濃,不像現代超市買的豆漿,不知道摻了多少水。

豆漿這東西,通常都隻有磨豆腐的人才喝過,沒有人會拿出來賣的,故鎮上的人都沒喝過,紛紛讚賞。

借著派送豆漿的傳說,一天,流水鎮新開了個萬家豆腐宴的消息很快傳開了。林仙兒當機立斷,派送豆漿活動,延長兩日。

說起來,派送豆漿這一做法,林仙兒還和楊不凡吵了一架。不想也知道,楊不凡並不同意這一做法,他自懂事以來,還沒聽過誰開張那日送東西的,如果搶的人太多,可如何是好?何況,本來自己就不是富裕階層,一個銅板沒賺,怎就先送起來了?!

這日,生意談不上好,但也不差,多數是喝了豆漿覺得新奇,進來嚐嚐的。所以,當林仙兒提出延長兩日豆漿派送時,楊不凡也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