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江頭夜送客
\"潯陽江頭夜送客\"是白居易在《琵琶行》裏的名句,我就曾是九江的匆匆過客。
踏上九江的土地,細細想來,大概就是三次。第一次是和妻兒一道買舟東去,從武漢出發,劈波斬浪來到九江碼頭,我極力鼓動他們上岸走走,一位客輪在這裏要停留一個小時。於是就匆匆走過擁擠的躉船,走過搖搖晃晃的跳板,邁上幾級石階,就踏上了九江的土地。這是靠江邊的道路,很繁忙的,笨重的木箱把板車推成小山,滿載的貨車沉重的碾過破損的路麵。除了買過一些吃食,還有兩大發現。九江三輪車的貨廂在前麵,駕駛者在後麵騎著,*著貨箱前進,豈不怪哉;另外在九江街頭首次聽見氣喇叭的聲音,循聲而去,自行車,三輪車上全都是這種用橡膠做成的氣喇叭,發出響亮而短促的聲響,在人群中靈活的扭來扭去,多年以後,其喇叭才風靡宜昌,可見宜昌之閉塞。
第二次也是一個炎熱的夏日,我和兒子,還有廠裏的李軍從武漢乘船而來,目的是去登廬山。九江碼頭亂哄哄,髒兮兮的,我們在努力找尋當天去廬山的班車,卻一無所獲,隻得住下。我們莫名其妙的被人領到離碼頭不遠的一所旅社裏,簡陋到極點,荷葉般大的梧桐樹葉,院子裏拉滿了晾衣服的繩子,走進房間,肮髒的牆壁,地麵很潮濕,一盞昏暗的電燈,兩張扔著涼席的*,桌子已經破舊得看不清原來油漆的顏色,一個熱水瓶歪歪的靠在*邊。
我們乘車在九江市內亂轉。要想盡快熟悉這個城市,最好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乘車遊覽,所謂\"走馬觀花\"就是如此吧。九江的中心城區街上還是*幹淨的,濃密的樹蔭,商鋪遍布,音樂不斷,車輛穿梭。也有些幽靜而古香古色的道路。這是一座著名的古城,因為有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那篇不朽的《琵琶行》而引人懷古。
我倒喜歡古典文學《水滸傳》裏宋江醉酒後在潯陽樓上題的那首《西江月》:\"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口氣大得很,雄心萬丈。不知如今的潯陽樓何在?曾經發現滿城的酒樓都自稱是潯陽樓,酒幌子倒是迎風飄揚,隻是沒了當年的趣味。跳上一輛車,坐在車上,隔著車窗,可以望見微波細浪的甘棠湖;站在滔滔東去的大江邊,可以遙望在夏日的陽光裏巍然屹立的鎖江樓。
第三次到九江市從廬山下來,上午去登山,傍晚返回,看慣了廬山的青山綠水,九江郊外全是灰蒙蒙的一片廠區,旅遊車一直在高大單調的廠房之間穿行,沒什麼可欣賞的,有些失望。回到九江,我們轉到中心城區一條熱鬧街道上的一棟三層樓的旅館。在廬山轉了整整一天,很累,趿拉著旅館裏的拖鞋,在旅館對麵的一家餐館吃晚飯,我還喝了一杯酒。然後就回旅館洗澡,倒*就睡,九江的夜生活剛剛開始,我們就夢見周公了。次日早上,我們就乘火車前往南昌去了。
事實上,九江就是遊客遊客上下廬山時的歇腳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