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廬奇秀甲天下1(1 / 1)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上)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這是白居易老先生對廬山的美譽。就我看來,這隻是其中一部分,廬山之所以聞名天下,除了山嶺俊秀,風景如畫,雲漲雲落,還有曆代文人墨客不惜筆墨的吹捧謳歌,仿佛恐怕落人之後似的,最重要的是中國政壇數十年風雲變幻無常,國共兩黨在這裏演繹了太多的悲歡離合。

從九江乘車到廬山不過36公裏,沿著上山公路盤旋而上,蜿蜒曲折,穿嶺過澗,一個多小時就可到達牯嶺,還是***說得透徹:\"躍上蔥蘢四百旋\",何等精辟!我們是參加廬山一日遊的旅遊團,旅遊車在牯嶺根本就沒停,從眾多的車輛的縫隙裏擠過,徑直把我們拉到了**。

記憶很清晰,那天山上下著毛毛細雨,秀麗的峰巒都籠罩在一層奇異的濃霧之中。景點的高音喇叭裏有一個女聲在唱:\"雨在飛……\"那才叫恰如其分,十分熨貼。每人發一件薄薄的塑料雨衣,導遊就領著我們興衝衝的衝進了**。好在小雨隻是持續了不大一會兒工夫,等我們從桃李芬芳的**裏出來,又見淡淡的陽光了。

隨著導遊**錦繡穀,這是一段一麵靠山,一麵腳下是萬丈懸崖的觀景處。天橋生的險峻,兒子怕得要命,就是不願上去,勸了好久才勉強坐在上麵照了一張相,但膽子也隨之大了起來,還敢扶著懸岩邊的鬆樹俯視腳下的崇山峻嶺。事實上,不到廬山就不能領會廬山的秀美,隻有身臨錦繡穀,極目遠眺,層巒疊嶂,雲霧飄渺,才能真正領會到天人合一的非凡意境。

多年以後翻看一本記錄***與彭德懷的廬山之爭的紀實文學,書中寫道,***去遊仙人洞的時候,劉少奇夫婦已經遊玩了,王光美依然陪著年邁的***談笑風生,劉少奇也謙遜的站在一旁,這也許就是***日後將國家主席一職交給劉少奇的緣由之一吧。沿著一道石拱門進去,就是赫赫有名的仙人洞,洞大而且深,裏麵擠滿了人,有些光線不好,注意望去,可以看見由洞*有一口泉眼正在滴落,所有的遊客都在用手捧接,然後小心翼翼的品嚐。兒子接了一點讓我嚐嚐,吹噓為甘霖,味道也就平平而已。

洞前真的有一棵蒼勁的鬆樹從石縫裏頑強的探出枝幹來,青翠欲滴,在雲起雲落,峰隱峰現之間成為廬山最佳觀景處,無外乎**會以這裏為**,拍下那張著名的照片,也就無外乎***會寫下那首著名的七絕:\"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看過朱元璋的禦碑亭,一幫人跟著導遊沿著環山道路走,其中在一段小路上走過捷徑,再回到公路上的時候,我們就離電站大壩不遠了。那是一個世外桃源,一邊是從電站直瀉而下的山水發出雷鳴,一邊是刀削般的懸岩高聳入雲,環山公路就從中穿過。路旁有一間不大的餐廳,那是我們中餐的地方。飯可以隨便吃,八個人一桌,一些時令小菜,所謂廬山特產的石耳炒石雞的味道也就很一般,自費的啤酒貴得驚人,不過喝上一點,倚在窗前看山間野花,倒也*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