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區行8(1 / 1)

壩區行(8)

八、黑車

從三峽大壩換乘中心回宜昌城區的8路公交20分鍾一趟,我們站在路邊等車的時候,一輛7座的SUV的司機向我們兜售:\"同樣的價格,我跑得更快、更舒服。\"一看就是黑車;我的同伴問了一句:\"是不是馬上走?\"這就直接中招,乖乖地上了車;掉了一個頭,又上來了一個說普通話、不知是哪裏的司機;沿著江峽大道每一個公交站台向候車人喊話,沒人理會;司機又折返回去,鑽進移民工業園,又裝了四個人才正式上路。

三峽大壩的主要景點除了壇子嶺、五級船閘和185平台,還應該包括這條東接宜昌城區,與(武)漢宜(昌)高速公路相連,西至三峽壩區八河口,全長38公裏的三峽專用公路。有趣的是,這條公路官方是從宜昌城區伍家崗高速公路收費站口算起的,而宜昌人和各地的遊客基本上都是從夜明珠壩區8路車的起點算起的。事實上,這條為三峽工程建設而修建的雙向四車道、全封閉全立交的山嶺重丘準一級公路的起點在夷陵區的長江路,終點是三峽壩區的大象溪,全長28.64公裏。

這條三峽工程專用公路自從1996年10月1日建成通車後一直由武*部隊采用全封閉方式管理。在三峽工程建設期間,主要承擔工程材料和設備的運輸任務;在三峽大壩建成後,這條路是通向那個5A級大壩景區的陸上唯一通道。2010年全路刷黑,2014年在封閉運行18年後第一次對社會完全開放,就在那個國慶黃金周期間,因為既免除了門票,又開放了公路,各路人馬蜂擁而至,景點爆滿,不得不暫時封閉,這就是魅力。

其實,除了這條三峽專用公路,還有一條翻山越嶺、沿江蜿蜒而行的宜(昌)蓮(沱)公路,那是為了1970年在蓮沱新建的核工業部827廠而興建的。827廠是宜昌三線建設期間引進的最大一項軍工項目,為了修建這項龐大的工程,核工業部第二十二建設公司奉命從四川涪陵遷來宜昌落戶於小溪塔馮家灣,由湖北省委組織孝感、黃岡兩個地區的民工參加了827廠輸變電工程大會戰;為了修建827廠與宜昌的陸上聯係,1972年,解放軍374部隊奉調宜昌,在省公路局二處,以及核工業部第二十二公司的配合下開始修建827廠專用的宜蓮公路。

宜蓮公路起於宜昌市區夜明珠,經南津關、三遊洞、天柱山至蓮沱的827廠,全長32.3公裏。據史料記載:那條完全在西陵峽的崇山峻嶺中開辟出的公路\"工程異常艱巨。工程初期,動用宜昌、秭歸、沔陽(仙桃)三縣民工會戰,**時民工多達1.8萬人,仍難以加快速度。將原來臨江劈山方案改為避險掘洞和深澗架橋的方案。按新方案調整路線和施工部署後,公路於1973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

因為是神秘的核工業,所以工廠就得藏在深山老林裏,不過在宜昌,827廠的名聲依然很大,到處都看得見車門上刷著837字樣的解放牌汽車,就和\"330\"就是葛洲壩建築集團一樣;就在該廠建廠的同時,國家還投資興建了827專用鐵路線,至今的華翔商業中心就是當年的827鐵路貨站,在改革開放、827廠遷走以後,那個有著四條軌道、兩個站台的貨場變成了全市最大的瓷磚和建材市場;而那個被鋃鐺入獄的前副省長、原宜昌市委書記就是被後來新建的華祥商業中心的老板告發的,原因是那個苦心在宜昌經營了十年的官員過於太貪。

我很久以前不止一次的經過宜蓮公路到太平溪去,其中一次是坐縣班車在路上顛簸了大半天到那裏購買做蒸籠用的木圈的,必須是杉木做的才既有柔韌性又有木質的清香,可惜最後铩羽而歸,為什麼?已經不記得了;不過後來我再一次到蓮沱與太平溪之間的一座小山村去的時候是開著公司的那輛天津雙排座去的,本來是去運輸業務洽談會的土特產,卻坐了滿滿一車人到大山深處吃野味,吃的什麼忘記了,隻是記得那些農家將兩層小樓的外牆麵用石灰刷得雪白,在公路旁邊的水泥院壩上曬著金黃色的苞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