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區行(9)
九、三峽專用公路
這條壩區連接城區的三峽專用公路由於戰備的需要、保密的需要就不得不鑽山架橋;由於這裏的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堪比宜萬高速,經過曆時兩年,耗資14億之後,這條專用公路才在1995年竣工通車;更重要的是,這條公路上的35座中特橋梁和5座雙洞式隧道使得全線橋隧長度占全長的40%以上,而且隧道各有千秋、橋梁設計各異,充分體現了現代橋梁的施工藝術,所以才被稱為\"公路工程博物館。\"
因為黑車坐得滿滿的,司機的心情當然很不錯,從換乘中心掉頭的時候就在問我們怎麼這麼快就玩完了,我的解釋是以前來過;他就開始和坐在副駕駛位上的那個外地司機搭訕:\"要是再過幾個月來玩就好了,就可以看見大壩泄洪了。\"這倒是提醒了我,雖然來過好幾次,可一次也沒見過泄洪閘開啟時那雷霆萬鈞的情景,不過光是想像一下,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霧裏,還可看見一彎美麗的彩虹就叫人心馳神往。
我們的車在經過那座造型獨特、宛如一道彩虹的蓮沱拱橋、也就是樂天溪特大橋的時候,司機在向我們指點前方不遠處的西陵峽口和江南南沱的三把刀,卻沒有介紹那座很著名的黃牛岩。長江在這裏就是李瓊唱的\"這裏的水路九連環。\"而在葛洲壩蓄水以前這一帶灘險水急,木船上行航行緩慢,所以大詩人李白路過此地就曾這樣大發感歎:\"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司機也沒有和導遊似的讓乘客注意仔細觀察黃牛岩山*起伏的輪廓線,好象一個人仰臥在高山之巔。那就是頭東腳西,安詳仰臥的一代偉人。那一年我們到三峽壩區洽談業務,武*就向我們詳細的指點過剛發現不久的毛公山的方位,叫人稱絕。後來,有人將***1966年橫渡長江之後寫下的《水調歌頭o遊泳》其中的\"高峽出平湖\"和三峽工程最終選址中堡島,與一代偉人100周年之際的1993年毛公山被發現,說成是天意,也許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巧合。
從壩區回市區,車輛將穿過五條雙管式隧道。分別是長1100米的天柱山隧道,號稱\"中國公路上最長\"的3610米的木魚槽隧道,還有880米的碴鹽山隧道,全長1442米的仙人溪2號隧道和僅長175米,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的仙人溪1號隧道。除了那座造型新穎的蓮沱特大橋,還有高高在上的下牢溪特大橋和黃柏河特大橋,都很值得一看。
不過最神秘的還是要數三峽專用公路上的那些長長的雙向四車道的隧道,加上宜蓮公路上的老隧洞,\"這些山底下都被掏空了。\"這是那個把SUV開到時速八十到一百公裏的黑車司機對那個外地司機說的。他們都知道那份美國國防部送交國會的《中國軍事力量年度報告》,也知道美國人為了遏製中國,一直在慫恿台灣將導彈的攻擊目標瞄準大陸的基礎設施,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三峽大壩。黑車司機安慰那個外地司機:\"放心,我們不知做過多少模擬實驗,再說這裏也有防空部隊。\"那個外地司機更是兵器迷,知道我國正在向俄羅斯購買2到4個營編製的S-400防空導彈係統,他還補充了一句:\"就是為三峽大壩買的!\"
那輛城市越野車帶著一路風聲衝出隧洞,沿著平坦的三峽專用公路繼續前行,居然有了一種眼前一亮、豁然開朗的感覺,想起了這次舊地重遊的壩區行,臉上就有了些微笑。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