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溪軼事6(1 / 1)

普溪軼事(6)

六、分鄉

我曾在《屐痕點點》裏提到過分鄉:\"從黃花的三岔口向北,就是分鄉鎮,那是一個美麗的山區小鎮,總是擁擠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得見頭上紮著白帕的山民,有幾條雜亂而鬧熱的街道,有不少簡陋但很有人氣的店鋪,有著古樸的青石板路,歪歪斜斜又生滿青苔的台階,還有那奇特而精美的木廊,班車就在鎮子裏就開始爬坡,一個驚心動魄的S字形急轉彎過後,透過布滿泥點的後車窗會驚恐的發現沉重的車後輪幾乎就要碾到那些落滿塵土的瓦片上……\"

分鄉鎮地處宜昌夷陵區的東北部,與遠安縣接界,距離黃花鎮也就8公裏左右,屬石灰岩地區,雖然麵積較大,可都是大山,典型的窮山惡水;雖然是全省的桑麻之鄉,可也因為土地貧瘠,僅僅隻適合種植桑樹;雖然有一個還算大的西北口水庫,可耕地麵積嚴重不足,即便是境內有些小煤窯,可開采量不大,所以這裏仍然屬於這個區較為貧困的一個鄉鎮。但規劃中的鄭(州)萬(州)高鐵在宜昌境內的車站據說還在黃花與分鄉之間斟酌,要是這裏能成為宜昌北站,那就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鄉原來的名字叫分鄉場,也就是過去\"趕場\"的地方,現在被因勢利導的吹噓成自然生態旅遊區,就有各路記者紛至遝來,一來二往,就從這裏發現了不少好看、好玩的地方,尤其是為越來越多的有車一族提供了一條一日遊的春遊線路。

第一站是位於分鄉鎮大中壩的香景源,以長達7公裏長的溪水為線,是親水休閑之天堂。溯溪而上,可蕩舟碧綠峽穀,也可親水嬉戲,或悠然垂釣;漫步向日葵園,抒金色暢想曲。第二站是位於王家灣的金釘子,這是各地質曆史時期年代地層單位劃分和對比的唯一全球標準。目前全球共有66枚\"金釘子\",王家灣的是湖北唯一,也是中國僅有的7枚\"金釘子\"之一。

第三站是位於大王坪的大王岩,海拔1143.70米。其山**如雲、層巒疊嶂,朝暉夕陽,四季如畫,春天野花飄香,夏天雲霧繚繞,秋天滿山紅葉,冬天雪映青鬆。第四站是位於分鄉西部的南岔灣石屋,這裏山大人稀、石材豐富,傳統民居皆以石為材,最集中的為李家淌石屋群。一間間低矮的石頭房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靜謐而祥和;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適而愜意,仿佛世外桃源。

第五站是南埡孫家壩,這裏是水稻和油菜集中種植區域。每到春季來臨,數千畝連片油菜花競相開放,其間蜂蝶穿插飛舞,景色引人入勝,美不勝收。 第六站是插旗小衝,地處兩山之間,背倚青峰山,恰似一處世外桃源。遠眺群山疊嶂,近攬百花盛開,令人流連忘返。第七站是著名的、總庫容為2.1億立方的西北口水庫,水庫亦江亦湖,兩岸峰巒疊峰,直刺蒼穹,如黛江水煙波浩渺,高峽綠林曲徑通幽,風光美不勝收。第八站是坐落於分鄉鎮界嶺村伏牛山麓的圓通寺, 圓通寺屬民間建築,主體建築前為山門,後為主殿,兩座建築左右用\"與\"形回廊連為一體,這裏三麵環山,風景如畫,是夷陵區現保存較好的元代民間建築,距今已有70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