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溪軼事11(1 / 1)

普溪軼事(11)

十一、東風渠

到了普溪河,不得不提東風渠。

東風渠這個大型水利建設工程的名稱在全國有四處,北方兩處:河北遵化(因為缺水而在上世紀末停止輸水)、河南鄭州(早就已經被黃沙淤積)、四川成都(規模不大)和湖北宜昌。宜昌的東風渠自建成到現在一直運轉正常,源源不斷的將水輸送到宜昌市區以東,長江以北,荊山以南,沮漳河以西,南北各為50公裏的範圍內,灌區包括宜昌市的夷陵區、枝江市、當陽市及宜昌市城區的24個鄉鎮,所以把它稱作宜昌的第二條母親河也不為過。

整個東風渠灌區的主體工程主要是解放後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期間逐步修建起來的,由引水樞紐的蓄水工程、灌溉渠道係統、灌區內部蓄水係統、水電站和排水係統組成,是典型的長藤結瓜式灌溉係統。東風渠之所以能常勝不衰的根本原因就是渠首蓄水工程有尚家河水庫、西北口水庫和天福廟三座中型水庫的保證,灌區內還有1座大型水庫、13座中型水庫、182座小型小型水庫的相互調劑,擁有支渠249條,總長1701公裏的輸送管線,從而就能使得有效灌溉麵積占灌區耕地總麵積的81.6%。

時至今日,修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處於渠首的三座水庫工作正常,將源源不斷的水利用坡度的傾斜輸送而來;而同樣建成於那個火紅年代的位於夷陵區小溪塔的官莊水庫,成了宜昌城區第一、二水廠的水源地,白河水庫毗鄰當陽雙蓮工業園,善溪衝水庫是猇亭和白洋工業園的重要水源地,其重要*都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