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個問題就是,這篇《少年中國說》有些得罪人,得罪老年人,但李澤軒相信,能真正體味到這篇文章真諦的人,肯定不會那麼膚淺地以為這篇文章是在貶低老人。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此老年人與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老年人怯懦?
老年人厭世?
老年人不敢冒險?
老年人像老牛?
聽到這裏,場下的學生們聽得是津津有味,但一些書院的老先生們,聽得卻有些臉色發黑了,李綱、顏思魯等人還好點,畢竟個人修養高,王績卻沒有那麼好的性子,老家夥氣的麵紅耳赤,要不是徐誌宏攔著,他估計都想從“主席台”上直接跳到神仙燈裏麵去找李澤軒拚命了。
程咬金、尉遲恭倆人聽不大懂,也就隻能在那兒大眼瞪小眼,談不上有什麼惱怒情緒。
而李澤軒此刻,卻顧不上去想王績等人的感受了,這貨一邊在回憶文章,一邊有些忍不住沉醉其中了。
“製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於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
為了符合當下大唐的國情,李澤軒去掉了原文中一些不合時宜的部分,比如鴉片等等之類的。說到這兒的時候,一些在場的老人都漸漸回過了味兒來,李澤軒這番演講的目的壓根不是為了罵他們,言語上雖然多有不敬,可是體會一番,似乎卻沒有這個意思,李澤軒這是在指點和教育在場的“少年們”啊!
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的李綱,此刻尤為激動,他的身子甚至有些顫抖,要不是顏思魯扶著他,估計他都有可能摔倒了。
“說的好啊!這才是教育!這孩子要是早生十年,那我大唐將會因為他湧現出多少人才啊!”
李綱激動地老臉通紅,喃喃自語道。
…………………………
51928/21607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