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被坑的藍田縣!(2 / 3)

這麼算來,朝廷在這個商人身上實際損失的商稅大約也就隻有一萬貫的三十分之一,差不多隻有三百多貫或者更少!

但那個同樣捐了一千貫的藍田縣商人可就不一樣了,按照藍田縣六取一的商稅征收比例,今年接下來的五個月他做生意的總盈利隻要能夠達到六千貫,就能將這個一千貫的免稅額度全部給用完!而這個時候,藍田縣縣衙在這名商人身上所實際損失的商稅,就是實打實的一千貫了,一點折扣都不帶打的!

因此,昨日募捐大會所籌集到的四十二萬八千五百貫善款中,就算藍田縣的商人與其他各縣商人所捐贈的數額各占一半,那藍田縣縣衙今年剩下的五個月中所損失的商稅也遠遠大於朝廷所損失的商稅!

更不用說昨日的善款中,藍田縣商人捐贈的比例有將近六成!而且朝廷是麵向整個大唐三百多個州縣征收商稅,今年即便少了三百多個商人交稅,在龐大的基數下也根本不足為道!但對於藍田縣縣衙來說可就不一樣了,少了三百多個商人交稅,意味著縣衙接下來征收上來的商稅將會少一大半!

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李二的這封聖旨對於藍田縣縣衙的影響遠比對於朝廷的影響要巨大的多,直接把藍田縣給坑了個死死的!

堂內,張主簿的最後一句話,令在座的四人,眼中均是閃過一絲異樣,在李澤軒接管藍田縣之前,他們主政藍田縣,接受的是朝廷各個行政機構的監管,對於李二的任何行政命令或者指示,他們沒有人膽敢不聽或者不遵從,都是無條件執行的,因為他們當時領的是朝廷的俸祿,是朝廷命官,但是現在嘛……

“縣令大人,張主簿的提議未嚐不可啊~!”

王縣尉這時見屋內沒人接著說話,他忍不住開口道:“如今藍田縣是侯爺的封地,按大唐律,封地之內,封地主可適當另立法度、並有自主征稅之權,自從侯爺接管藍田之後,藍田縣所征繳的賦稅不僅不需要上交給朝廷,甚至就連稅賦的比例,都可由侯爺一言而定!

如今聖上的這封聖旨對於藍田縣而言,影響實在太大,我等完全可以行使藍田縣的自主征稅之權、不施行聖旨上的這條免稅政策!”

王縣尉說罷,堂下的三人,全都將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何縣令的身上。

李澤軒如今不在藍田縣,那何縣令便是藍田縣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這件事情最終還是得由何縣令來做決定!

其實何縣令此時也在心裏做著權衡,孟縣丞、張主簿和王縣尉他們說的這些,他又何嚐不知,不可否認,李二的這封嘉獎聖旨,對於藍田縣的“傷害”是巨大的,而藍田縣也完全可以不去執行,但是……

“諸位所言,均有道理,按照大唐律,藍田縣的確沒有必要去按照聖旨上所說,去給縣城內的商人免稅,但諸位有沒有想過,若是縣衙當真如此做,咱們藍田縣的商人,尤其是那些在昨日募捐大會上捐錢的商戶們,他們心裏會作何感想?

他們響應了縣衙和炎黃商會的號召,前去參加募捐大會,並向大唐、向朝廷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朝廷要對參加了募捐大會的商人進行嘉賞,可他們僅僅因為是藍田縣城內的商賈,就得不到相應的獎賞,你們說,他們會不會感到寒心?”

斟酌良久,何縣令終於開口道。

他的這番話,令堂下三人全都陷入了沉默。

客觀來說,孟縣丞、張主簿和王縣尉他們考慮的是藍田縣眼下的利益,他們提出這樣的建議固然沒錯,但在何縣令看來,卻有些短視了!

見孟縣丞等人均是麵露沉思之色,何縣令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當初侯爺令縣衙組建商務司,便是決心要革除大唐沉屙已久的商業弊政,在藍田縣為天下商人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從而大力發展藍田縣的商業、讓縣衙能夠征收更多的商稅用以民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