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戰後救災(2 / 2)

看來楊嗣昌施粥時並未偷工減料。

孫承宗擦了擦手,轉過身來,望著楊嗣昌問道:“楊參政,還剩多少米糧?還能賑濟多久?”

楊嗣昌聽了,麵露愁色,道:“戶部撥給下官五千石糧食,如今已用去大半,還剩兩千石糧食,不夠十日之用,所以下官如今已經開始限時供應粥食,每日隻在上午施粥一個時辰。”

孫承宗聽了,也是眉頭緊鎖,這次朝廷設立了三個賑濟點,都在城外,每處都是五千石糧食的標準,戶部的計劃是用這一萬五千石糧食,賑濟一個月。

但沒想到如今時間還沒過半,楊嗣昌這邊的糧食便已告急,甚至不得不采用限時放粥的辦法。

“現在這些災民實在是太多了,”楊嗣昌苦笑著道,“每都有兩萬多饑民前來領粥,下官這邊,還真是僧多粥少,不知閣老能否將此間形勢稟報皇上,請朝廷多撥下些米糧過來?”

隻是如今大明財政捉襟見肘,戶部為此焦頭爛額,就連這一萬五千石糧食,也是戶部東挪西借,好不容易才湊出來的糧食,又哪裏還有多餘糧食可以下撥?

是以聽了楊嗣昌的話,孫承宗頓時便有些尷尬,他嗬嗬幹笑兩聲,道:“此事老夫會向皇上稟報的,隻不過困難越多,也越考驗一個饒能力,楊參政,皇上對你可是很重視的,這件事,你可一定要做好啊,萬勿讓皇上失望!”

楊嗣昌聽了,心中頓時便是一動,他想了想,臉色立即就變得堅定起來,道:“閣老放心,文弱必全力以赴,把此事做好,為朝廷,為皇上分憂。”

孫承宗點零頭,又勉勵了楊嗣昌幾句話,便匆匆辭別了楊嗣昌,翻身上馬,向永定門方向而去。

黃道周和亓詩教二人跟在孫承宗身後,兩人心中也皆是十分沉重。

半個時辰之後,眾人來到永定門。

看到永定門外的情景,三人不禁皆是眼前一亮。

隻見這邊施粥放糧的秩序,相比廣安門更為嚴整,又有一隊士卒手持長槍大刀,守衛在兩側維持秩序,饑民們排成整齊的隊列等待施粥,無人敢大聲喧嘩打鬧,非常的有秩序。

“看來負責簇的官員,手段似是比楊文弱還要強上幾分。”黃道周撚著胡子道,“卻不知此人從哪裏調集來的兵丁,看上去倒頗有幾分悍卒風采。”

亓詩教聞言,扭頭對黃道周笑了笑,“黃大人有所不知,主持簇事務的,乃是位文武雙全的將領,他原本手下便是有兵的,賑濟時用他自己的兵,倒也不足為奇。”

黃道周哦了一聲,微微頷首,“原來如此,文武雙全……,哦,莫非是方逸在此主持?”

孫承宗聽了,便也笑了笑,道:“黃大人誤會了,我大明名將如雲,謀士如雨,能人異士層出不窮,今日在這裏的,卻不是方逸,乃是另一位同樣文武雙全之將。”

黃道周頓時便眉毛一挑,“此乃何人?”

孫承宗不慌不忙道:“此人乃常州人士,啟二年進士,初任戶部主事,如今為大名知府,姓盧名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