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兄未免過於悲觀零吧?隻要朕有糧食在手,自然下太平,再無內憂;
至於後金,偏據北方苦寒之地,疆域人口相比我大明,亦是遠遠不如,隻要朕的大明內部不出問題,後金遲早不是我朝對手,朕又何憂之有?”
方逸看了崇禎一眼,沒有話。
“怎麼?方世兄似是不太讚同朕的意見?”崇禎今日喝的酒,有點多了。
方逸想了想,便點零頭。
“皇上未免有些高心太早了。”方逸的話語,聽在崇禎耳中,頓時便有些刺耳。
但出於對自己這位好友兼未來姐夫的信任,崇禎並未出言加以反駁。
“皇太極野心勃勃,所圖極大,皇上千萬不要低估他的胃口,若臣所料不差的話,今後的三五年,後金頻頻寇邊,犯我大明,乃是常態。”
聽到皇太極之名,崇禎的酒意頓時也被嚇醒了大半。
他不禁用力一拍桌子,“什麼?他這次來,毀了朕多少城池,搶了朕多少人口和財富,就這樣,居然他還貪心不足,明年還要過來搶?”
方逸微微一笑,心想這是經過曆史驗證的事實,可不是自己的胡亂猜測。
“我大明長處在根基雄厚,但短期間內,我朝兵力相比後金,依舊處於劣勢,當日的遵化城,皇太極處於保存實力的心思,並未傾盡全力攻城,否則臣也是守不住遵化的。”方逸老老實實道。
崇禎聽了,臉色也是一黯。
“除此此外,由於連年的災,西北地區民變此起彼伏,尤其是後金的此次入侵行為,更加劇了西北的民變嚴重程度,請皇上萬勿掉以輕心。”方逸進諫道。
“皇太極入侵,跟西北民變又有什麼關係?”崇禎不解問道。
“回皇上,他們的關係,便是按下葫蘆起了瓢的關係,由於您從西北抽調精兵強將來拱衛京師,對抗皇太極入侵的大軍,沒了邊軍坐鎮,西北的反賊們得到修生養息之機,實力也進一步得到壯大。”
“那朕不是已經讓這些勤王兵馬返回原地了麼?”崇禎臉色不悅地道。
“是啊,他們雖然回去了,但萬一皇太極再度殺來,而此時西北也有多名反賊造反,這時,皇上您該如何取舍?是去對付反賊,還是去對付皇太極?”方逸反問道。
“哼,朕難道就不能同時兩線作戰麼?”
“回皇上,還真不能,咱們大明,沒有那麼多的餉銀,去養這麼多的兵,否則您當初也不會裁撤驛站,也裁掉了那數萬驛卒了。”方逸淡淡道。
崇禎臉色頓時便有些發僵。
“此外,朝中官吏腐敗已成風氣,民間地主富人錦衣玉食,普通老百姓流離失所,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矛盾日益尖銳。”
“這些,都有待皇上慢慢解決。”
崇禎的臉看起來更黑了。
片刻之後。
“這,這可該如何是好?不知方世兄可有良策以教朕?”崇禎一臉謙遜地問道。
昔日有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遂有下三分,今日崇禎覺得自己請教方世兄,也是賢明君王的禮賢下士。
崇禎很了解方逸這個人,他絕不會無的放矢,他既然將大明如今麵臨的困局一一講出,想必是心中已有解決辦法。
看了崇禎一眼,方逸微微一笑。
隨即他伸出三根手指,“臣保舉三人,有此三人在,可保大明江山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