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開局送老婆!(2 / 3)

常年單身狗的孟晉感覺渾身有些不自在,忙尷尬到:“呃…你能不能先出去一下?”

後者神色一愣,“莫不是清兒做錯了什麼,引得相公不滿”

孟晉微愕了一下,腦海中冒出幾個問號,便聽到虞清兒怯生生道:“父親大人常和我講,出嫁之後,身為人婦便要以夫為綱,服侍夫君本就是清兒該做的事情。”

孟晉恍然,但這對於習慣了獨處的孟晉來說,一時間難以接受,費了好一番口舌後,小姑娘才安心轉身出門。

隻是片刻,小姑娘複又走了進來,挾著一隻陳舊的木盆,輕聲道:“相公,你今天還是莫要下床走動了,容易著涼!在家多歇息一會兒。”

被一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頭喚做相公,孟晉感覺牙疼地點頭道:“嗯,好。有事你就先忙吧,不用管我!”

小姑娘聞言挾著木盆退了出去,拿起門後架子上濕水的衣服離開了院子。

看著小姑娘瘦弱的背影,孟晉感慨不已。

真是個懂事的小丫頭!

這不過是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頭,應該是剛上初中的初中生年紀把!像這年紀的一些孩子可能還有些嬌生慣養,連生活都無法自理,而這個小姑娘卻已經挑起生活中的重擔了!

這名小姑娘的名字叫虞清兒,家中排行第七,又名虞七娘,父親是醉楓山上的獵戶,家裏還有幾個兄弟姊妹。

虞清兒和孟晉的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孟晉的記憶片段中,其父孟守誠乃村子周圍公認有望中舉的秀才,文采過人,頗受人尊敬,但凡逢年過節,嫁娶生遷等,村民們都免不了求他一份墨寶。

當時家境況還算富裕,再加上孟守誠的才子名頭,想跟孟守誠結兒女親家的著實不少,這並難理解,若是哪天孟守誠萬一中了舉人做了官,甚至金榜提名,那自家女兒不就成了官家少太太,順帶連帶著自家雞犬升天,飛黃騰達。

總的來說就是賭輸了不虧,贏了血賺的買賣。

然而,都被孟守誠找借口一一婉拒了,到了孟晉十歲那年,孟守誠一連兩次未能中舉,名落孫山,心情惆悵失意之下去醉楓山醉酒消愁,結果突然失蹤,直到三天後,被恰巧打獵的獵戶虞父尋回。

孟守誠對此中種種隻字不提。隻是後來,主動去獵戶虞家結了親。

於是,孟晉和虞清兒的婚事就定下了,誰知孟守誠不久後一病不起,突然重病亡逝。翌年,孟母也鬱鬱而終,孟家境況一落千丈。

本是孟晉十六歲成年加冠後,兩家才打算辦婚事,但孟晉今年前幾個月也忽然生了一場大病,一直沒好轉。孟晉家這幾年流年不利,氣運實在太差,整個孟家族人便覺得應該給孟家衝喜,而恰好孟虞兩家的婚約大家也知曉,虞父倒是個信義之人並未因孟家的境況每日俞下而反悔,於是,由孟家族長主持,在孟晉二伯的張羅下,十五歲的孟晉和虞清兒順理成章的提前成婚了。

或是衝喜真起了作用,成婚之後,孟晉的病竟慢慢好轉了,剛好近幾天能下床走動了。

有道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大宏皇朝想要出人頭地,出身微薄根本毫無門路,唯一的依靠,便是讀書改變命運。

沒了孟父的言傳身教,原孟晉成了死讀書的書呆子,很多書中的含義都不知甚解。由於沒人再指點他學業,書呆子又一門心思的想繼承其父遺誌讀書搏取功名,恰好醉楓山附近的郭家村有名望的老秀才開設私塾,教授孩童蒙學。於是,便拜了老秀才為師,每天一大早都要走數裏路到鄰村求學。

今個清晨,天上飄著細雨,書呆子不顧虞清兒的勸阻,非要去書塾求學,結果路上泥濘,半途失足跌入河裏一命嗚呼。

……

用了還長一段時間,孟晉才不甘的接受自己的身份,

孟晉覺得還是有些冷,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噴嚏,這發燒感冒可就麻煩了!便在床上又休息了一個多時辰左右,總算暖和了很多。

天近晌午,孟晉被餓醒,肚子餓得咕嚕直叫,於是便穿衣起床找些吃食。

走出房間來到屋子大廳,入目所見,一片蕭條。廳還算大,但是空空蕩蕩的,家具不多,除了張矮桌和幾張歪瓜裂棗般的木凳子,及牆上數張書畫外,便沒有其他值得注意的東西了,真是慘淡淒涼啊!

肚子催的要命,咕嚕咕嚕的不停,一陣翻江倒海。

那滋味著實難受。

孟晉手捂著肚子,終於在一角找到貼著米字的瓦甕,滿懷期待地打開木製的蓋子,結果一眼到底,裏麵空空如也,隻餘幾粒米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