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84年至1193年,鐵木真和劄木合各自發展勢力,休養生息。生下拙赤之後的這些年裏,孛兒帖又為他陸續生下次子察合台、三子窩闊台、四子拖雷和幾個女兒 ,四個兒子後來成為他手下的殺敵猛將和國之棟梁。
鐵木真同誌最大的仇家有三個:一個是把他叔爺俺巴孩汗釘死在木驢上的金國;第二個是毒死他父親也速該的塔塔兒部;第三個是把他一家遺棄於族群之外的泰赤烏部(有的稱為泰亦赤兀惕部)。
鐵木真哥們還不是大汗的時候,他就念念不忘複仇。
等到當上大汗,他更是惦記著複仇這個事啦。
可是他知道,自己雖然當上大汗,也有了一些兵馬,但和這些仇家比起來,力量還是太薄弱了。要想複仇,隻能尋找機會、一個一個地修理。
1194年,鐵木真三十三歲。大概在這一年,他帶兵討伐宿敵塔塔兒部,獲勝(但未徹底征服)。
1196年,鐵木真汗三十五歲。這時候,好機會真的來了。
有道是: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其間,金國對北亞的戰略發生了出人意外的變化。鐵木真不失時機地利用這種變化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你應當還記得,遊牧於東北邊界的塔塔兒人和“金王”(即金國的君王)曾聯合起來滅了蒙古的第一個王國。金王利用塔塔兒人的力量打擊了成吉思汗的祖先,
但是,被金王利用的塔塔兒人很快就強大起來,成了他們的保護人金王難以忍受的對手。於是,金國又玩起了它在處理同遊牧世界的關係中玩得得心應手的蹺蹺板遊戲,轉而聯合成吉思汗和克列亦惕部打擊塔塔兒人。
塔塔兒部過去是金國的小弟。他們依仗大哥的強大,橫行蒙古草原。最可恨的是,他們還甘願充當金國的馬仔,經常幫助金國痛扁蒙古其他各部。
但實際上,金國隻不過把他們當作一條用鏈子拴著的狗。需要的時候,拋過去一根羊骨頭;不需要的時候,連羊毛都不讓他們碰到。
塔塔兒部的高層領導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一旦勢力強大起來,就想擺脫這個大哥的控製了。而且在利益的驅使下,竟然昏了頭,開始和大哥作對了。
可是,這一次作對的後果相當嚴重。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金朝丞相完顏襄征討蒙古北部的山隻昆、合答斤等部落,大獲全勝。金軍爽歪歪地凱旋班師,在途中,被塔塔兒人趁機攔劫,奪去了金兵俘獲的許多牛羊牲畜等。
金國皇帝老大不高興了,對丞相完顏襄說:“這幫塔塔兒人真是一幫不懂文化的文盲,純屬刁民,你去幫我把他們搞定吧!”
完顏襄是個很狡猾的家夥,最擅長“驅狗咬狗”的伎倆。這次也不例外,一聽說要討伐塔塔兒部,他老兄腦袋裏馬上想到了與之有世仇的蒙古鐵木真部。於是派了馬仔傳話,以老大哥的口吻,吩咐成吉思汗,要他率兵協同作戰。
這裏,鐵木真哥們摸著下巴,陷入了深思。兩邊都是仇家,咱們是坐山觀虎鬥呢?還是出兵參戰呢?
鐵老大想了又想,覺得機會實在難得。他認為,一個拳頭不可能同時打倆人,誰離得近就該先痛扁誰!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洲!對,打倒一個算一個。
但是他覺得也要請一個幫手才好,免得自己有太大的損耗。
於是鐵木真派了個跑腿的去見義父脫斡鄰勒汗,傳去口信:“金國的完顏丞相來征討篾古真笑裏圖為首的塔塔兒人;我們也要出兵去攻打殺害我們父祖的仇人。懇請義父務必率兵前來相助。”
脫斡鄰勒汗竟然很痛快地答應道:“我這義子說得對,我肯定去助戰的!”因為他與塔塔兒人也有舊仇未報,他的祖父馬兒忽思不亦魯黑就是被塔塔兒人俘獲並殘酷地處死的。
於是,在第三天集合兵馬出發,與成吉思汗會師。
倆人碰麵後,經過商量,覺得最好還拉來一些人參戰。便又派人給撒察別乞等主兒乞人傳口信,請他們也出兵協同作戰,告訴他們,因為大家畢竟是一個祖先的後代。
傳話是這樣說的:“他娘的皮啊!從前塔塔兒人殺害了咱們的父祖,如今咱們乘此機會一同出兵去報仇吧!”
鐵木真實際上是給主兒乞人一個機會,如果念在一個祖先的情分上能來助戰,昔日的過節就一筆勾銷了。
但是,顯然薛扯別乞和泰出至今仍沒有忘記那令人痛心的“斡難河畔宴會事件”。鐵老大他們苦等了六天,還是不見主兒乞人的影子。看來,那幫家夥並不想合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