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奪帥回鄉 第十三章:回茶館四友重聚首,爭利益多方暗交鋒(5)(1 / 1)

“敬之,聲勢上先要嚇倒敵人,這點我非常同意。”蔣介石沒有理會徐步進來的餘向西和李國富,隨手指了指沙發,便接著說道:“大軍入湘我看還不夠,廣東、廣西邊境我還要派大軍壓境,不然不足以震攝粵桂之叛軍。哼,兩廣之流打著抗日的旗號,迷惑百姓,必以為我不敢輕言兵事,太小看我了!”說到這裏,蔣介石才抬眼看了看餘向西、李國富二人,說道:“兩位不約而同來造訪,所為何事呀?”

三人一進門便聽到了蔣介石的半句話,知道是在討論陳一棠之事,心裏都一樂,知道來得正是時候。餘向西沒等二李開口便搶先笑道:“委員長真是神機妙算,我聽到了些關於兩廣的消息,估計委員長必定會要調兵遣將,以震魈小。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這個全國糧草總管當然得早點來聽訓,為委員長分憂的。這不,剛到門口正好遇到李國富兄弟,知道他們也是為此事而來,可不正是不約而同嘛,嗬嗬。”

話說得很耐聽又很周全,但何應欽和李國富兄弟都明白不會隻是安排軍餉錢糧這麼簡單。李國富在旁邊陪著笑,肚子裏卻罵聲“老狐狸!”

他和餘向西的確是不約而同來的,快到門口的時候才遇到一起。為什麼會這麼巧,李國富見到餘向西的一瞬間就明白了:何應欽回到南京,兩人都暗中派人盯著,今天老蔣召見,兩人幾乎同時得到了消息,又都是第一時間出發,想不遇上都難。其實在來的路上他還看到車後麵還有一台車,他認得是陶複謙的車,隻是到了門口時,餘向西的車和他的車一前一後開進去,那車卻沒有跟進來,而是直接往前開走了---陶複謙怕見到他們一同而來,已知難而退了。

蔣介石猜不到李國富肚子裏正想著陶複謙的事暗喜。這三人一齊來了,他剛開始還有點驚訝,但轉念間就釋然了:餘向西和李國富兄弟倆要不知道兩廣的事那才奇怪呢。能來,總比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好。因此笑道:“嗯,此時是國家多事之秋,各位份內之事要做好,也要多為國家、為我分憂才對,三位來得好,先坐吧。敬之,你不要停,接著說。”

何應欽對餘向西等三人略一點頭算是招呼,便接著說道:“第二,兩廣之間的聯合看似緊密,其實是同床異夢,貌合神離,為了各自的利益。陳一棠想的是借桂係李、白來抬轎子。而桂係則是想借陳的出頭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其中的矛盾猜疑並不會少,因此可以分別派人暗中聯係,加以離間,各個擊破。我以為桂軍李宗仁和白崇喜都是深有謀略之人,不可小覷,因以拉為主,還可以適當放出風去。而陳一棠雖然實力厚,但頭腦簡,對下又緊,是個孤恩寡義之人,當以打壓為主。”

“見的很深,說得好。”蔣介石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看來把你放到廣兼任著行營主任是正確的,不深入其地哪能得到精確消息,做出精準判斷來。那第三點呢?”

“三嘛,既然陳一棠是個孤恩寡義之人,其內部人員必然會各有所思,不會同心協力的,目前一團和氣隻是表象,隻要有一點火星,反陳之事必可成燎原之態。我在廣州對其內部矛盾也早有耳聞,因此第三步是不戰而屈粵係之兵,我覺得也是最重要的---策反陳一棠內部人員,首先擊跨瓦解粵軍,打掉桂係依靠。這還有兩點好處,一是成功的希望很大,一旦事成陳一棠之敗必成冰山崩塌之勢; 二是陳一棠海空軍實力不俗,且都在中央之上,真要是都打爛了豈不可惜。”

蔣介石聽完心中大喜,這兩日困擾在心中的難題在何應欽款款而言中悄然而解,臉上笑意不覺綻放出來。餘向西心中大急:何應欽老謀深算,三條建議看來以深得委員長讚許,再要說下去隻怕就會說到人選問題之上了。他笑容滿麵地正準備開口,卻見蔣介石欣喜地站了起來,點著點走動了兩步,繼續說道:“敬之不愧黨國棟梁,三條建議果然對症下藥,妙得很。處置得好的話或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解決兩廣危機---我看無需再做討論了,這三條建議就十分可行。”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敬之,你的對策是好,可是三個方向都要派得力人選才行,可別用了庸才而誤了黨國大事---說說,你可有合適之人選?”

聽到這裏餘向西,李國富,李義富三人的目光齊刷刷一起都集中到了何應欽臉上,臉上雖都是笑意,可心裏卻已焦急萬分。照目前的形勢,何應欽如順勢推薦的人選,很可能會占絕對份量,三人的算計隻怕要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