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因為處處替他人設想而心力交瘁時,就會開始抱怨:“大家怎麼都不體諒一下,我已經付出得這麼累了?”
這是我們很容易對家人、情人、好友等關係親密的人產生的情緒。
“既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也好歹要知道你女兒在想些什麼啊。”
“我們個性、想法這麼相似,所以你一定跟我有相同的感受。”
“都已經是這麼多年的朋友了,就算不明說,你也應該知道我的想法。”
你是否曾有過類似的想法?
你是否也曾用關係親密當作借口,不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在自己應該主動表達善意時,覺得“對方應該知道我的想法”而省略不說?
尤其在扯上負麵情緒時,我們往往能逃避就盡量逃避,既不肯說出口,又希望對方能明白我們的心意。
無論關係再怎麼親密,每個人的心依舊是獨立的個體。而且情感與情緒都是瞬間的產物,平時若能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真正遇到狀況時,對方才有可能在你什麼也沒說的情況下明白你的心意。
我曾在與過去的交往對象產生口角時,有過深切的感觸。
在我們因為某些事產生誤解時,對方便說:“你好歹也該自己察覺我的感受吧。”這句話讓我大為光火,我反駁道:“你不說出來的話,誰會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麼?!”結果我們因此吵了起來。
等到氣消之後,我才開始回想:“我自己平常有沒有頻繁地對他表達自己的感受呢?……”結論是我跟他半斤八兩。我也有相同的心態,因為是情侶,就覺得什麼都不說,對方也該明白我的心意。
和你關係親密的人,應該是你最重視的人。即使偶爾會遇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愉快經曆,但我們仍然不該期待“就算我從頭到尾什麼都不說,對方也該明白我的心情”。反而越是親密的人,越會等著聽你說出真正的感受,無論那是正麵還是負麵的。
再說,無論親疏遠近,人與人之間要想暢通無阻地良好溝通的話,本來就不應該因過分替對方的立場、心境設想而不好意思說出自己希望對方怎麼做,也不該壓抑想要對方了解自己的願望。
別人搞不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
不要畏首畏尾,鼓起勇氣開門見山地表達你的感受吧!
老實地說出真心話,絕非厚顏無恥,也不是不夠客氣。這麼做反而是一種“體貼”的表現,讓對方不用煞費苦心地去猜測:“這個人究竟希望我怎麼做?”
直截了當地表達,對方就能確實明白。
別忘記,無論關係再怎麼親密,每個人的心依舊是獨立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