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靜惠
在我的人生中有兩位女性標杆人物:一位是我的婆婆洪遊勉女士;另一位就是薇薇夫人樂茞軍女士。她們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
三十多年前,我由美國學成歸國,嫁入洪家,洪家是企業家族,當時的我年少氣盛,滿懷理想又肩負相夫(與丈夫一起進入企業經營)、教子(一兒一女嗷嗷待哺)的重責。真正麵臨人生重大抉擇的掙紮期:結婚、生子、家庭、事業,所有的問題一下子全都發生了。非常幸運的是我有一位非常明理又有智慧的婆婆,她以穩定、寬容、尊重的態度接受了我。婆婆常對著她的兒子及來訪的親友說:“娶進來的媳婦如同靈鳳飛入門,都是別人家教養好了嫁到我們家的,要好好寶惜,加倍疼她們。”
跟在婆婆身邊三十多年了,我何止是被她疼惜,更是真實地見證了一位成熟女性的一生。在為人處世上我努力地學習效行,終是望塵莫及。
也就在我麵對生活的種種難題的同時,我認識了薇薇夫人,先從報上專欄的文字開始,而後在不同的文人聚會場合遇見而相知,沒想到不久即被她邀約:與嶺月三人一起共寫《聯合報》的專欄。薇薇(與她為友慣以“薇薇”稱之)仍以女性成長問題為主軸;嶺月以家庭婦女的學習成長為文;我以“洪簡”為筆名,意謂身跨兩姓(本家與夫家,我沒放棄自己的理想),也是以兩業(文化與企業)的女性成長為寫作基調。我的專欄沒延續多久,我身兼數職,公事、家務事繁雜,心有旁騖,不像薇薇有恒心、有毅力,一寫幾十年,沒有間斷,而且越寫越好。這與她的心胸開闊、不恥下問、勇於接納的個性有關;而薇薇也用功,勤於閱讀相關書籍,請教專家……她本身就是一位心理、生理都相當成熟的女性。中國台灣的女性何其有幸,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有薇薇相伴,如友、如師、如姐、如母……
重讀薇薇夫人《一個女人的成長》的修訂本,直感覺這真是一本可以讓女性擺在案頭、放在枕邊長期閱讀的書。內容很紮實,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別敘述一個女人的成長。
春:有女初長成、入社會開始。
夏:成熟季節,以結婚為一生的分水嶺。薇薇用一個名詞:第二度成長,很有意思。
秋:養兒育女也,就是第三度成長,真是太好的比喻了。
冬:到老年了!薇薇說:“不變老,隻變好。”也可說是第二度青春期,讓中老年生活重新充滿希望。
薇薇的文字運用非常流暢自然、貼切意涵,讀起來很順口、沒有贅字,很容易明白。她的觀念新穎、與時代同步,人說:“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她當真是個思考清明、行事磊落、不拘小節,又識大體、豪爽又開朗的智慧女性。成長與成熟是薇薇一再強調的生命情態,不論愛情觀、婚姻家庭的適應、為人父母,或是迎接中老年的生活……要能過得美妙快樂,幾乎沒有第二法門,就是要學習成長、成熟。書中有好多篇章提到成熟,比如:“該成熟時必須成熟”“成熟的婚姻生活”“成長請從參加社團開始”“成熟有助於婚姻的穩固”“幫助他成熟”“成熟對外遇”“成熟的女性是已準備好的母親”“成熟的女人,成熟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