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男士下廚?還早!
世界上有名的大廚幾乎清一色是男性,現在男性在媒體上主持烹飪節目也很受歡迎,有時在某些烹飪比賽中,男性也有傑出的成績,但是這和男性在家中“主中饋”是兩回事。
當然,未來的大勢所趨,男性一定要逐漸負擔(而不隻是分擔)家事,但這中間的進展不可能很快。如果隻從男人燒菜這一點來看,也不過隻能算是一絲半縷的曙光而已。因為烹飪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老實說很多男孩都會喜歡。比賽是一種展示,展示自己的技藝博得別人喝彩,與成家以後下廚做飯給太太吃,其間可是天壤之別,所以我看女性還是不要高興得太早。
這主要是因為在一個家庭裏,絕大部分男人投注了百分之八九十(甚至更多)的心力在他的工作上。一個筋疲力盡的男人回到家裏,他心裏隻有傳統的要求──太太的侍候,否則他會對婚姻的意義、妻子的“價值”都產生懷疑,比起他的父親,他會認為自己太“掉鏈子”了。今天,縱然是一個現代女性,也會在實在無法兼顧家庭和事業時,放棄後者。這情形中外都一樣,少有例外。如美國《世界日報》曾報道的一對米勒夫婦,由於丈夫自認妻子的工作前途較有發展,所以辭職在家做飯帶孩子,當家庭“主夫”。他的妻子現在升為一家會計事務所的副總裁,同時擔任美國女性會計師協會的理事長。而米勒先生在“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生活角色”的認知下,做“主夫”十分出色,而且很有成就感。米勒夫婦的情況因為少見,所以成了新聞。
我無意鼓勵妻子把丈夫趕進廚房,反倒要提醒年輕的妻子應了解男性在傳統角色的轉變以及互換的趨勢下,大都不容易適應。他們自己不適應,而他們的母親也阻止他們去適應。有了這種了解以後,知道男人可以成為大廚或主持烹飪節目,和實際下廚做飯在男人心中分量不同以後,就會用比較成熟、諒解的態度處理這些問題。堅持平等的原則,但不是任性的吵鬧。至於男士哪天才能有米勒那樣的認知,倒是我們盼望的。
6.如果妻子強過丈夫
“太能幹了沒人敢娶”或“太能幹了嫁不掉”(這裏的能幹不是指做家事),是一些未婚女子焦慮的情況之一。
曾經有一位讀者告訴我,她由於就讀的大學是公認的一流學校,而丈夫則是“三流”大學畢業,為了怕引起丈夫的自卑而使得家庭發生悲劇,她放棄了赴美進修的機會。但是沒想到悲劇仍然發生了,她丈夫還是從偷偷摸摸搞外遇,進而到公開承認有情婦。
讀過心理學家談到很多女性“害怕成功”的例子,可憐的女人,哪怕她原是孔雀、是鳳凰,在她打算共度終身的男人麵前,也得變成一隻小母雞才有安全感。
既然女人的成功如此讓男人受不了,婚前在工作上小有成就的女性結婚後,究竟該用什麼態度和丈夫相處呢?今天學有專長、機遇好、工作能力強的年輕女性,可以在畢業後短短幾年闖出點名堂來,但男性要事業穩固、有成績可能要在三十歲以後,因此“妻強過夫”的例子可能越來越多。
為什麼“夫強過妻”不會發生問題?那是由於傳統認定男女角色就應該這麼扮演,所以雙方都很自然。除了少數不成熟的丈夫在妻子麵前擺出“事業成功者”的嘴臉以外,大部分丈夫在辦公室發號施令,回到家也許還是妻子的“乖寶寶”。妻子不會有變成丈夫屬下的錯覺,並以丈夫事業成功為榮。
但是情況倒置以後,妻子可能在潛意識裏受傳統角色認定的影響,覺得丈夫竟比不上自己而輕視他,甚至一發生衝突時就下意識地“反咬一口”,說丈夫不能容忍她事業成功。
所以我認為“妻強過夫”的時候,女性最忌把那“強”字顯示出來;也最忌不分青紅皂白、情緒化地處理兩人之間的衝突。而且在大多以賺錢多寡來衡量一個人價值的今天,妻子若先以之衡量賺錢較少的丈夫的價值,那就不能怪丈夫在乎妻子比他“強”了。
7.興趣不合不傷感情
“我倆因興趣不合……今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幹。”這可能是一條典型的離婚啟事,但是看看我們周遭的夫妻,究竟有幾對是真正興趣相合的呢?甚至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夫妻如果是同行,有時反而因互相競爭而傷害感情,除非他們都十分睿智。興趣相投而又婚姻和諧的夫妻是幸運的,他們除了是夫妻,又是誌同道合的知己朋友。
大多數夫妻可不這麼幸運,所以“興趣不合”不應該是離婚的理由,除非“你要把對方‘改造’得和你一模一樣,你嘲弄譏諷對方的興趣,你不讓對方‘享受’他的興趣”。
我很喜歡的一個朋友說他們夫婦到國外旅行時,他去看他愛的博物館,而他太太就去逛她愛的百貨公司,然後約好在哪裏碰頭吃飯。他不認為她沒有藝術品位,她也不認為他自私,不照顧太太。於是雙方都享受到同行但又滿足了自己喜好的旅行樂趣,分享白天各自看到的新鮮事物。
這樣的例子也許極少,但是平時的生活也未嚐不可以照這種方式調節。在娛樂上丈夫愛看冒險電影,妻子愛看文藝片,那為什麼非要一起看?丈夫如果喜歡下班在家看書,妻子卻喜歡參加合唱團,又為什麼非要硬綁在一起?
有些好事者看到某一對夫婦不常“同進同出”,就懷疑他們不和甚至是離婚了。其實一對成熟的、彼此尊重的夫婦,根本不需要用“同進同出”來“證明”他們之間的情感。
以“興趣不合”為借口而爭吵或離婚的夫婦不是太幼稚,就是情感上有問題。夫婦之間情感融洽的話,你不但會容忍對方的興趣(除非是不良嗜好),也會欣賞,甚至接受並且自己也試著去享受對方的興趣。生活中有些事情不可能從配偶那邊得到,反而是知己朋友可以與你有默契,可以互通心曲,但那不應該影響到你和配偶之間的夫妻之情。
8.現代夫妻的體貼形態
傳統夫妻之間的體貼是,丈夫按時把薪水袋拿回家,每天回家吃晚飯,節假日帶孩子和妻子出去玩玩並且吃吃小館子,記得在結婚紀念日或生日當天給妻子買小禮物;妻子把家整理潔淨,孩子穿得整齊教得好,丈夫孩子回家有飯吃。這本來沒什麼不好,但是在社會急速變遷中,在人們觀念的改變中,傳統的夫妻體貼形態今天已經不能繼續完全照樣維持下去。
因為社會競爭激烈,丈夫很難天天回家吃晚飯,他一個人賺的薪水可能不夠維持全家人過比較好的生活,他會忙得忘了所有的紀念日,節假日也許還安排了與業務有關的活動。妻子如果堅持讓丈夫照傳統那麼體貼,結果一定失望,甚至懷疑丈夫不愛她,不愛家。
而今天的女性有的為了共同負擔家計,有的不甘心受了教育卻不能到社會上施展,有的希望在工作中發揮自我,她們在傳統上對丈夫的體貼中分出時間和精力給自己,當然她會有“不夠體貼”的時候。如果丈夫看不清這一點,或也堅持要妻子依照傳統來體貼他,結果一定也是失望。
前幾天碰到一位朋友,說他最近特別忙,因為把太太送出國去寫作,他就要兼做太太原來的編務工作以及家事。我十分驚訝地問:“你肯把太太送出去幾個月隻為了寫作?”他笑著說為什麼不肯,她喜歡寫作,他覺得這對她很有幫助。
這使我印象深刻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今天的夫妻之間,需要一種合於時代的體貼,那就是“知心”。妻子也許做不好菜,但是能夠了解丈夫在工作上的情形,知道在他麵臨困境時給點什麼建議,知道協助他處理人際關係,明白忘了買小禮物絕不是他變了心,和他一起分享教孩子的樂趣。
在彼此“知心”體貼下,現代夫妻應該比以前的男女更能享受多一種演出角色的樂趣,而使生活更為豐盛。
9.夫妻之間的私屬性
有人認為,夫妻之間不該有秘密,一旦有秘密就一定影響到夫妻感情。從理論和原則上來看,這都是對的,是不是為了表示夫妻之間毫無秘密,雙方就沒有半點“私屬性”的東西呢?這些東西包括丈夫書房裏和妻子梳妝台裏的某些物件。是不是為了表示夫妻之間毫無秘密,就得每件事、每個行動都詳告對方,否則就追根究底呢?常有結婚不久的妻子抱怨:“結婚以前他什麼小事都告訴我,現在都懶得講話了。”或是:“不知道他書房裏藏了什麼秘密,幫他整理一下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