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房子和上學永遠是大事(1 / 2)

軍訓首先要有統一的營房,白翎島現在的房子布局雜亂無章,都是海盜們隨便找塊空地胡亂搭建的。這樣的住房肯定是不適合集體生活的,魯若麟決定建造營房。

在白翎島的東麵有一個3公裏長,250米寬的海灘,平整結實,是然的操場,以後的曬鹽場也規劃在這裏,軍訓的營房就建造在附近。在營房的建造上要求就是簡單、結實、耐用,大通鋪是標配,考慮到冬的使用情況,通鋪都是可以燒炕的。

對於營房的迫切需求讓魯若麟動員了全島人員集體參與建造,平整場地、夯實地基、砍樹、燒瓦,每個人都分配到自己的任務,在魯若麟的統一協調下進展的比較順利。

因為島上人員大規模增加,住房是非常緊張的,魯若麟幹脆趁著這個大建設的機會一次性解決,對於以前的亂搭亂建直接都拆除掉,統一規劃了幾個集中的生活區。房屋規格依然是營房的樣式,長條大開間,節省建造成本。對於單身漢,統一住集體大房間通鋪。有家庭的會隔出一個個單間出來,婦女、老人或者帶孩的也會特殊優待。

統一居住的好處也是很多的,有規劃好的居住區,取水用的水井、池塘,公共食堂,還有集中的公廁。居住區有寬闊的道路連接碼頭和各處,因為人數眾多,這樣的居住區規劃了5個,足以滿足全島的居住需求。

雖然島上孩子不多,但是全島民眾的文盲率幾乎是99%,以後教育問題也是個大問題,魯若麟同時建造了幾間大的教室,在以後教導孩童的時候順便作為掃盲點使用。

知道自己的孩子以後可以上學讀書,大人們是爆發了十足的熱情,教室建造的是又快又好。島上有幾個被俘的軍師、師爺和賬房,這幾個識字的文人臨時被安排為教書先生,先領著孩童們識字,後續的教育問題等魯若麟空下來再詳細規劃。

對於這些區,魯若麟的定位是臨時安置點,以後條件允許了,肯定會是以家庭和個人為單位的獨棟住宅,目前條件有限,隻能先解決有無問題了。但是就這樣的住房也讓很多人都欣喜不已了,起碼比自己以前的窩棚或者四處漏風的茅草屋強多了。

在充足的糧食供應之下,大家齊心協力,耗時一個月基本建造好了所有住房,後續的隻用修修補補就好,已經不影響使用了。島民們也陸續搬進了新家,不管是通鋪也好,是單獨的單間也罷,至少大家都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容身之所。

在這一個月裏,魯若麟也對島上的人事做了一些具體的安排,因為後麵一段時間他的主要精力會花在軍隊建設上,需要全心參與,島上的其他事務就需要做好統籌安排才校

王四水暫時統管島上的民事,比如捕魚、種田、開荒、建房、學堂、吃穿住行等後勤事項,以及鹽田的建造等,基本島上所有事情,除了軍事和戰艦,王四水都可以過問。主要還是因為魯若麟手頭上沒有可以用的人手,親近的、可以信任的人裏麵隻有王四水的能力尚可,勉強可以幫魯若麟維持局麵。

王福來、孫旺財等幾個稍有些能力的鄉親被安排給王四水打下手,協助管理一些事項。又從投降的海盜和釋放的奴役裏麵找了幾個忠厚老實,又比較聽話靈光的安排給王四水聽用,總算勉強將各個事項都安排到了具體的責任人。

有了初步的組織構架,整個島算是慢慢運轉起來了。

以後也不用什麼事情都要找魯若麟來決定和指導了,事直接在下麵就可以解決了,真有決定不聊大事才會找魯若麟,算是初步將他解放出來了。

對於民政係統的建立,魯若麟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去做和完善,但是目前他人手嚴重不足,特別是識字的人才極度短缺,隻能這樣粗放的經營,等以後條件成熟了,完善的民政係統才會建立起來。現在他隻能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等把軍隊建設好了,架子搭起來了,培養出一批初步合格的軍官,才能放心的處理其他事情。

萬金山是登州衛的匠戶,前段時間王四水在登州附近幫魯若麟招攬人手,萬金山因為會木匠活,算是一個手藝人,想著在船上肯定用的上,就被王四水服招攬了。在孔有德禍亂山東的時候,萬金山帶著全家僥幸逃過一劫,但是家當什麼的都沒有了,衛所也是自顧不暇,隻能自生自滅。

但是這光景活計實在難找,一家人已經餓了幾了,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王四水的招攬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那時候別是出海了,就是落草為寇也要咬牙幹了。

即便非常缺人,王四水也不是什麼人都要的,這年頭沒飯吃的人多了去,沒有跟腳,不知根知底是上不了魯若麟的船的。好在萬金山也是登州衛的老人,拐彎抹角也能攀上點關係,就這樣帶著一家老上了魯若麟的船。

像萬金山這樣的人還有好些,都是迫不得已上了魯若麟的船,都以為這輩子就要交代在海上,成為朝廷口中的海寇了。剛到的時候大家都是心情坎坷,雖然有王四水做保,但是大家心裏還是沒有底,不知道全家老的命運究竟會如何。這年頭整村的人都餓死的也不在少數,人命是真的不值錢啊,賣兒賣女都沒人要,到處都缺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