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建在白翎島置業的舉動刺激了金忠義,這位朝鮮王李倧的心腹對於任何可以斂財的事情都是相當關心的,白翎島開放商業的情況自然落入他的眼鄭
不過金忠義隻是李倧的代理人,想要他像崔永建一樣破財置辦商鋪肯定是不可能的,李倧也不會給他這筆啟動資金,所以他直接找到了魯若麟的頭上。
事關李倧,魯若麟也隻好特事特辦,給他批了幾間商鋪經營。不過商鋪雖然不花錢,但是規矩不能壞,該繳的稅收不能少。要是給金忠義開了口子,阿貓阿狗們都來找理由逃稅,那損失可就大了。幹脆一視同仁,這就是最大的公平。
對於金忠義的店鋪魯若麟建議他銷售高檔商品,人參、貂皮、虎皮、熊皮、精品刺繡之類的高價值商品才是他的最大優勢所在。雖然李倧的權力受到文官們的很大壓製,但是畢竟是朝鮮國王,該有的權勢和資源還是有的。稍微漏出來一點,拿出來交換資源都比爛在倉庫強好多倍。
王宮裏覺得習以為常的東西放在外麵其實還是很搶手的,隻是以前一直都是自產自用,沒想過發賣,所以都是守著金碗哭窮。現在魯若麟對王宮裏的貨物開出很高的價格,頓時讓金忠義眼睛一亮。
老是指望從魯若麟手裏扣點東西出來交差的金忠義覺得靠討要哪有自己生財來的爽快,王宮裏的那些道道自然瞞不過他這樣的老人,隨便拿點好東西出來換的錢財都比求別人多得多。
想通後的金忠義立馬去信李倧,將白翎島上的情況做了詳細彙報,再將偷偷出售王宮剩餘物資的事情闡明厲害,前景也大大的展望了一番,立馬打動了李倧。
以前王宮也會偶爾向外麵出售物品,但是一般都是特別窘迫的時候,還要私下裏偷偷賣,價格也賣的不高,就是怕那些文官們找到由頭上書勸誡。現在把東西越白翎島去發賣,價格高不少不,那裏也不是文官們的地盤,自己可以一問三不知,文官們也不能去核實,完全沒有後患,實在是完美的很。
想清楚裏麵的利害得失之後,李倧馬上就給金忠義批了一些王宮的庫存貨物,前去試試水。
結果相當可喜,徐青鬆看到這批貨品質相當好,價格相比江南便宜不少,立馬二話不就包圓了。這批貨物為金忠義換來了一批江南的特產,比如精品瓷器、高檔茶葉、高檔飾品、高檔絲綢、宣紙等,很是為王宮的物資供應做出了大貢獻。李倧對金忠義自然是大加讚賞,樂得金忠義整都是笑容滿麵,誌得意滿。
對於魯若麟來,每次交易他都會從中收取部分稅收,雖然比例很低,隻有5%,但是駕不住量大,而且是經常性項目,很是有些賺頭。為了降低金忠義對交稅的抵觸,魯若麟私下裏與他協商,增加了每年上貢精鹽的數量,算是暫時安撫了下來。
白翎島的發展欣欣向榮,魯若麟頭痛的卻是管理型人才的缺乏。最近在薪酬製度的建立過程中,識字會算的人都被魯若麟抽調一空,造成學堂都因此處於自習狀態。不但老師被借調了,很多初步掌握書寫和算術的學生都被拉去做幫手了,可見當時的窘境。
雖然魯若麟已經在下大力氣培養人才了,但是這畢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見成果的,起碼要數年的功夫,所以引進人才是大勢所趨。
最近魯若麟實在是忙的飛起,但是手下無人可用,劉雅婷和李雪晴現在基本都是在幫他處理文字工作,課已經沒時間去上了。魯若麟幹脆組建了秘書處,把劉雅婷和李雪晴還有三個女孩子招進了秘書處協助他處理工作。她們五個都是學識過人且頭腦靈光的人,很快就適應了秘術處的工作,魯若麟的工作壓力頓時輕了不少。
崔永建最近一直在往魯若麟這邊靠攏,很多學習和工作都主動參與進來,但是文饒矜持在那裏,一直拉不下臉來幫魯若麟做事。
魯若麟的事情實在太多,手下又沒有合適的政務型人才,也顧不得些許臉麵了,直接把崔永建叫到了將軍府。
借著吃飯的功夫,魯若麟開始向崔永建訴苦:“老崔啊,你別人做老爺那是夜夜笙歌、逍遙快活,我咋就活得這麼累啊?每從早忙到晚,吃飯的時間都快沒有了,這日子實在太難受了。”
魯若麟就這樣,一旦和人熟了,規矩什麼的就不那麼在乎了,崔永建慢慢的也習慣了。
“你這樣可不行,不能什麼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那樣會把自己活活累死的。要學會把手上的事情交給底下的人去做,自己把控好全局就可以。”崔永建以為魯若麟不懂為官之道,好心的勸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