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穀與一又魯若麟胸懷大誌,誌在下,對於他們這些日本武士,願意為他效力的他都會善待,並且可以給他們分田地,把日本的家人都接過來。如果確實不願意,魯若麟也會放他離開,並發放路費。對於昨不幸戰死的日本武士,魯若麟也會出一筆撫恤送給他的家人。
這時這些日本武士才開始動容了,他們基本都是在日本活不下才來到濟州島的,如果真像魯若麟的那樣,分田地給他們,並把家人接過來,肯定比在日本苦挨強得多。大穀與一還魯若麟已經任命他為麾下的瀛洲營營長,自己將會繼續統領濟州島上的日本武士,留下來的人也會一視同仁,不受歧視,如果以後大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可以剖腹謝罪。
最後大部分的日本武士還是決定留下來,隻有少部分想要返回日本,對此大穀與一也沒有強求,大家好聚好散,承諾會安全的送他們回去。
願意留下來的日本武士很快就被大穀與一分成幾個隊,和魯若麟底下的士兵們一起外出招降那些放出去的日本武士,同時防備他們鋌而走險,劫掠地方。
有了這些投降的日本武士幫助,那些外出駐防的日本武士分隊基本接受了濟州島換的命運,除了少部分想會日本之外,大部分還是選擇了留下來。最後統計下來,留下的日本武士有將近2300人。
魯若麟將這些日本武士都集中了起來,對他們進行改造整訓。這些日本武士的個人能力是非常強的,畢竟大部分都是從練到大的。除了組建一支騎兵部隊之外,還單獨組建了一支火槍部隊。對他們的訓練主要在紀律、協同、配合上,同時還要教他們漢語,慢慢的同化他們。
為了震懾這些日本武士,魯若麟特意在濟州城舉行了一場軍演,白翎島士兵的表現亮瞎了日本武士和朝鮮軍隊的眼,對魯若麟麾下大軍的戰力也有了更直觀的印象。特別是雷霆號的連續齊射,更是讓人戰栗不已,那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對抗的。作為目標的山頭被轟擊得飛沙走石、狼煙滾滾,給他們留下了深深的陰影,更絕了反抗的念頭。
好在對這些日本武士的訓練雖然比較嚴格,但是魯若麟給他們的待遇並沒有克扣,不但新式的軍裝很快配發到每個人,而且每日的夥食也是豐富多樣,盡量滿足他們胃口,軍餉也是足額的按時發放,讓這些日本武士基本無話可。更何況在他們的營地旁邊,白翎島士兵的訓練一直沒有中斷過,訓練的過程更加嚴格,使得這些日本武士明白他們其實還算被優待了,更加沒有了怨言。
而且對於日本武士的分田很快就得到了兌現,每個日本武士都分到了十畝的田地,而且這些田地的賦稅將會免征,作為他們從軍的福利,以後隻要立功,田地的獎賞還會增加。這無疑大大增強了這些武士們留下來的信心,對魯若麟的話也開始選擇相信,大部分的人給家裏人寫信,讓他們盡快來濟州島。
趁著濟州島變的消息還沒有傳到日本,魯若麟讓大穀與一安排大量的船隻到日本去突擊貿易,交換糧食等生活和生產物資,並且將那些日本武士的家人盡量接到濟州島。為了盡快把人接出來,魯若麟甚至不惜花費大筆的錢財請那些日本大商人們幫忙轉運這些武士的家眷,並賄賂當地的官員和大名給他們放校
這些武士的家人們都接到了武士們的來信,信中大都是自己在濟州島過的很好,分到了大量的錢財和土地,請家人相信拿信過來的人,盡快隨他們來濟州島。這些武士的家人們在日本本來就過的非常清苦,現在接到信之後更是毫不猶豫的選擇去濟州島,投奔更好的生活。
當德川幕府知道濟州島被朝鮮收複,斷絕與濟州島的往來時,這些武士的家人們大都已經來到了濟州島,穩定了日本武士的軍心,徹底成為了魯若麟手中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