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身披東江鎮馬甲進京(2 / 3)

除了這些,每個士兵還配備有一把精良的匕首,可以用來自衛或者其他用途。腳上都是鹿皮做的作戰靴,結實耐用,又非常美觀。得益於大員島上的大量鹿皮進口,濟州島現在非常流行鹿皮鞋,而且有向其他地方擴散的趨勢。

可以魯若麟為了減少傷亡、提高戰鬥力,不惜血本幾乎把士兵們武裝到了牙齒。主要是魯若麟的練兵思想導致他麾下的士兵都是走的精兵路線,每個士兵的訓練成本很高,要是輕易的傷亡了,是非常不劃算的,所以他寧可多花些錢和精力也要做好士兵的保障。

為了降低傷亡,魯若麟甚至在每個班排都訓練了一些救護兵,可以進行簡單的戰場急救和包紮,盡量挽救士兵們的生命。

這些裝備和製度可以比同時代的軍隊超出了一大截,哪怕是一個普通的士兵戰鬥力都不比那些大明將軍的家丁差多少了。現在他們唯一有欠缺的地方就是沒有經曆過實戰,銳氣盛而殺氣弱,隻要在戰場多磨礪幾回就是一等一的強軍了。

隨著船廠的船隻陸續下水,朝鮮和大明那裏訂購的船隻完成,濟州島的船隻也得到了大量的補充。而且這種勢頭一直沒有停止,因為船廠永遠都有做不完的訂單,一擴再擴的船廠仍然不能滿足生產的需求。自然陰幹木頭已經完全不能跟上造船的速度了,人造烘幹房自然應運而生,所以生產力才是技術的最大推動力。

相比起自然陰幹,烘幹房對木頭的處理更快,而且可以對木頭的形狀進行一定的加工,大大的增加了造船的速度。這種工藝目前還隻有濟州島獨有,並且非常保密,使得濟州島的造船廠擁有非常大的競爭力。幾乎是別人造一條船的時間濟州島可以造出兩艘來,而且價格更低。隻是因為濟州島船廠的造船任務主要是為水師提供船隻,沒有進入造船市場,大家還感覺不到而已。

大量的船隻加入很快就提高了濟州島水師的戰鬥力和運輸量,現在濟州島專門的戰船還不多,更多情況下還要兼顧貨運,畢竟這方麵的需求非常大,好似永遠看不到盡頭。濟州島的貿易繁榮已經間接的促進了大明和朝鮮的造船業,為了能夠多拉貨物,大家都在拚命的造船,即使是一艘二手船也有人願意出高價,不過沒有人願意出手罷了。

隨著崇禎八年過去,濟州島的發展日新月異,糧食充足,兵甲齊備,魯若麟已經做好了出戰大明京師的準備。這次魯若麟預備出動的兵員為一萬五千人,其中有騎兵3000人,火槍兵3000人,步兵2000人,弓弩手2000人。另外還有船隻50餘艘,這些船上約有5000名水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大軍提供後勤保障和轉運人口物資。

這些兵員和船隻已經先期抵達了白翎島,白翎島將會是這次出戰的後勤基地。各種作戰物資開始在白翎島儲備,大量人員的到來使得白翎島更加熱鬧起來。白翎島的商人們好奇這些大軍的到來,也不知道魯若麟是否有什麼新的動作,好在魯若麟麾下的大軍紀律一向良好,否則絕對會引起恐慌。

朝鮮方麵更加敏感一些,駐島人員立即前來詢問大軍的意圖,被前鋒官王大海以日常演練為由糊弄過去了。大軍正在白翎島上做訓練調整,為出征做最後的準備。這次的作戰目標和作戰地點都是保密的,隻有王大海等幾個高級將領知道作戰的大致方案。

這麼多的人馬出現在京師附近肯定會引起大明方麵的注意,特別是這支人馬歸屬不明、意圖不明的情況下,更是會引起他們的警惕。所以魯若麟現在正在想辦法找一個馬甲,打著這個馬甲的旗號來完成這次的作戰任務。

這個馬甲真的不好找,畢竟這樣一支大軍來到京師腹地,一旦做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馬甲是要背黑鍋的。朝鮮這個受是不用想了,恨不得做個隱身人,主動招惹韃子的事情是不用想了。選來選去,東江總兵沈世魁進入了魯若麟的視野。

沈世魁是在黃龍戰死旅順後接任的東江總兵,可惜到他接手的時候,東江鎮已經日薄西山,大量官兵將領或戰死、或叛亂、或投敵,別出兵襲擊韃子的後路了,能夠不被韃子攻擊就不錯了。

如今的東江鎮隻能困守皮島,偶爾出兵騷擾一下韃子顯示自己的存在,但是戰果寥寥。朝廷因為東江鎮未能起到牽製後金的作用,對東江鎮的待遇愈發減少,加上旅順被後金攻占,山東對東江的支援少了一個重要節點,導致糧食物資大幅減少。所以島上軍心士氣皆喪,前途一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