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香河城頭的田思茂和周家謨在看到清軍攻擊受挫,不斷被東江軍擊斃的時候,興奮的高呼:“壯哉!壯哉!殺的好!”
等到清軍承受不住傷亡開始潰敗後,兩人是欣喜若狂,徹底放下心來,立馬叫人搬開城門洞裏的石頭,準備出城追擊。
等到他們出城的時候,清軍早就逃的很遠了,根本就沒有追擊的機會了。不過城牆下依然有不少清軍的屍體,是清軍在匆忙間退兵時來不及帶走的,能夠得到這些屍首也是大功一件。
清軍因為很少這樣大敗,戰死的屍體一般都會被他們帶走,明軍即使擊殺了很多清軍,收獲也經常都是寥寥,這也造成韃子首級異常值錢,能夠繳獲十幾個韃子腦袋都可以稱為大捷了。
現在香河縣的城牆下起碼有上百具清軍的屍體,雖然大多是蒙古人和啊哈,真正的滿洲韃子並不多,但也是了不起的收獲了。
譚泰不愧為清軍中的名將,在逃到安全距離後立馬收攏敗兵、重整軍陣,很快就重新穩住了陣腳,令追擊的騎兵隻能無奈返回。
但是譚泰現在手底下隻有不到兩千的人馬,而且物資全失、士氣已喪,再無一戰之力,隻能如喪家犬一般冒險渡河尋找阿濟格的大部隊去了。
濟州軍則在打掃戰場,收攏繳獲物資,救助安撫解救出來的百姓,忙得不亦樂乎。
初步統計解救出來的百姓有一萬多人,俘虜的清軍士兵也有300多人,戰場上遺留的清軍屍體則有近2000具,今兩戰殲滅清軍近三千人,確實是難得的大捷了。
更難得的是繳獲了近千匹清軍戰馬,這些馬匹比濟州島養的馬更加高大健壯,是非常珍貴的戰利品。
糧食財物的收獲則更多,黃金白銀起碼價值二十萬兩,布匹、珠寶、古董等更是無法估量,總之收獲巨大,樂得魯若麟眼睛都笑的看不見了。
濟州島軍隊的傷亡主要集中在騎兵營,戰死近三百人,受贍更多。在如此優勢之下,韃子還能殺傷這麼多的騎兵,戰鬥力確實強悍。其他部隊隻有零星的倒黴鬼被流矢擊中,戰死的隻有幾個,受贍十幾個,損失可謂微乎其微。
正在聽取手下彙報的魯若麟接到了田思茂和周家謨拜訪的請求,便帶著沈誌祥一起前去迎接。
田思茂和周家謨見到魯若麟和沈誌祥後深躬一禮,“謝沈大人救命之恩,香河上下感激涕零。”
魯若麟對沈誌祥打了一個眼色,畢竟這支軍隊的名義主帥還是沈誌祥,這等場麵還是由他出麵比較好。
“為國殺奴,軍人本分。既然下官尚有餘力,豈能見死不救?”在大明,這種主動救援友軍的情況真的不多見,沈誌祥確實有資格裝下逼。
“沈大人國之棟梁,大敗韃奴,創前所未有之大捷,朝廷肯定不吝獎賞,這裏先恭喜沈大人和沈總兵了。”有實打實的韃子腦袋在,升官肯定不在話下,甚至爵位都可以想想了。
“田大人和周大人血戰禦敵,居功至偉,沒有兩位挫其鋒芒,鼎力協助,如何能有此大捷?我家大人一定會稟明朝廷,如實彙報詳情,不能埋沒了兩位大饒功勞。將軍,屬下發現有兩百個韃子是被香河守軍擊傷,逃回去後不治身亡的,應該算作田大人和周大饒戰果,您看是不是還回去比較好點?”花花轎子眾人抬,斬首太多,功勞太大也不好,適當的分點出去更好。怕沈誌祥搞不明白,魯若麟直接插話道。
田周兩位聽了魯若麟的話眼睛一亮,連忙問道:“這位大人是?”
沈誌祥被魯若麟這樣一插嘴頓時一愣,不過他也知道自己隻是來撐場麵的,一切事情以魯若麟的意見為主。連忙道:“這是叔父麾下的劉興漢將軍,為東江鎮偏將。”
這個身份是沈世奎臨時給魯若麟安排的,身份告示文書齊全,木得什麼問題,隻是沒有在兵部報備罷了。
一個偏將在田斯茂和周家謨眼裏確實算不得什麼,不過誰讓人家剛剛立了大功,又是一上來就送人頭,這樣善解人意的偏將就完全不一樣了。
香河城下的韃子人頭隻有不到一百,雖然也是潑的大功了,但是比起東江鎮的收獲就差遠了。現在有了魯若麟送的兩百個人頭,田斯茂和周家謨升官就一點問題都不會有了,甚至可以期待一個非常好的位置,如何不對魯若麟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