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文宣司起航(1 / 3)

李雪晴察覺到魯若麟想要招攬柳如是,這幾抽空陪柳如是參觀了劉雅婷、張鳳儀、梅君蘭領導的部門。

李雪晴很是能夠理解柳如是的心態,同為才女,那種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憋屈並不會因為她們是女人就少多少。看著那些才能明明比她們差多聊士子們中舉、中進士,踏入官場,她們卻隻能成為文人權貴們的陪襯,甚至是玩物,心中有太多的無奈。

李雪晴很是慶幸自己遇到了魯若麟,因為有了他的出現,自己才迎來了新生,活出了精彩。正是因為理解,所以李雪晴帶著柳如是遍訪了興漢軍裏的高層女性。劉雅婷、張鳳儀、梅君蘭,這些位高權重的女人們讓柳如是知道了女人也能活的如此肆意和精彩。遍布興漢軍的女官們完全沒有大明女子的那種謹慎微、唯唯諾諾,那種昂揚、自信,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頭,令柳如是羨慕和讚賞。

雖然唐朝出了一個武則,達到了女人權勢的巔峰。但這隻是曇花一現,官場依然是女人們的禁區。柳如是看到了劉雅婷等人在自己的部門揮斥方遒時的氣概,那些男性屬下對她們的尊敬和仰慕,覺得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承認她真的動心了,任何一個有抱負的女人都受不了這種誘惑。最重要的是這裏不歧視女性,特別是她這樣有風塵曆史的女子。

打定主意的柳如是決定立即返回江南,與盛澤歸家院贖身,一刻也不想耽擱了。得知柳如是決定加入興漢軍的魯若麟大喜,專門安排船隻與她回去,並派人隨身護衛,贈了許多錢財和鏡子,叮囑她如果有其他姐妹願意來濟州島,大可為她們贖身。柳如是身藏豪氣,並沒有作女兒態,一句“請都督安心等候,必不負所捅,傲然離去。

知道柳如是決定加入興漢軍,李定成等人是非常糾結和遺憾的。不比柳如是毫無掛念,李定成等人在大明寒窗苦讀十餘載,付出了太多的汗水,驟然放棄真的是很不心甘。

大明的動亂還沒有波及到江南,李富川這樣的家族也無法體會到王朝末世的降臨,隻知道世道比較艱難罷了。隻有那些朝廷中樞才明白國事是如何艱難,但總覺得還可以搶救一下,完全不會想到區區幾年之後大明就會轟然崩塌。

相比起明朝這個處境艱難的巨無霸,無法預料到他會破產的李定成等人依然覺得是比興漢軍更好的平台,不舍放棄就很容易理解了。

魯若麟設身處地的想了下,也沒有為難李定成等人,反而承諾興漢軍會一直給他們留個位置,令李定成、王學仁即是感激又是羞愧。

李富川和王道成這次也不虛此行,魯若麟批給了他們部分水泥,讓他們帶回江南銷售。水泥的好處李、王二人深有體會,根本就不愁賣。以前是水泥產量完全不夠自己使用,所以很少外售,現在因為產能擴大,濟州島的建設進入平穩期,才能有部分的水泥對外出售。

收獲滿滿的李富川一行決定返回鬆江了,見識到了興漢軍的強大,李富川等人對於與魯若麟的關係更加重視,決定加大在濟州島的投入,將雙方的關係捆綁得更牢靠一些。

回到吳江盛澤歸家院的柳如是直接跟媽媽徐佛攤牌,表明了自己的意向。好在徐佛為人還比較寬容,特別是聽柳如是去濟州島是去做官之後,非常驚訝。等到柳如是詳細介紹了興漢軍中女子為官的情況後,徐佛這才相信下間竟然真有如此神奇的地方,對柳如是的選擇也表示了支持。

當柳如是提出想要帶走院裏一些姐妹的時候,徐佛很是不舍。

這些女子都是她費心調教出來的,準備以後為她賺大錢的。不過當柳如是拿出魯若麟贈與的錢財和鏡子之後,徐佛終於還是鬆口了。如今在江南鏡子可以緊俏的很,沒有關係,根本就是一鏡難求,何況像柳如是拿出的鏡子這麼大,真的很是稀罕。

贖回自由身的柳如是帶著十餘名姐妹回到了濟州島,經過簡單的培訓和考核後,得到了梅君蘭的認可,開始上任文宣司副司長。

上任之前,魯若麟還專門把柳如是叫來好好的交流指導了一番,為她理清思路,確定工作方向。對於魯若麟超前的宣傳思路,柳如是隻能在心裏寫個大大的服字。而且聽魯若麟話裏話外的意思,這還是因為條件和人手不夠,很多想法不能實施,否則絕不是如此這樣打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