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鹹魚翻身的徐班(1 / 3)

《興漢月刊》有點像後世的雜誌,除了這些比較高大上的話題,還有許多娛樂熱點、新聞人物。

比如對《流民王二》的跟蹤報道,對幾名主要演員的專訪,還有大量觀眾的評價等,很是吸引了大眾讀者。

濟州島商業氛圍濃厚,有很多商人,所以《興漢月刊》還有很多商業信息、行業分析類的文章,討論了目前的行業熱點、暢銷商品等,是商業司專門撰寫的。

也有一些重要商饒專訪,內容主要是對於興漢軍目前的經商環境是否滿意,還需要哪些改進,有什麼好的建議等。總之《興漢月刊》商業版塊內容很豐富,也是新鮮,很受商人們喜歡。

人物版塊這一期重點推出了目前的熱點人物徐班。詳細描寫了徐班從落魄到高光的苦難旅程,批判了大明人才選拔製度的僵化。

月刊還以公告的方式向外招募人才,各行各業都有,隻要是人才興漢軍都歡迎。各職能部門也公開了自己的人才需求,歡迎有才之士前來應聘。並且明確告知不考核四書五經八股文,隻看專業技能,凡是有一技之長的都可以大膽前來試一下,興漢軍負責路費和食宿。

如此新穎的招賢令讓很多人都動心了,吃官家飯一直是華夏饒執念,隻是在大明想要混個官身實在太難了,不過能在興漢軍裏謀個一官半職也不錯啊。

何況興漢軍也沒有要求一定必須是讀書人,其他有特殊才能的人家也要啊。沒看到徐班還有眾多工匠的例子嗎?連戲班子都吃官家飯了,真的是葷素不忌,保不住自己也有機會呢?

大明,特別是江南,那裏落魄的文人很多,生活有困難的更是不少,保不住有願意來濟州島試一下的呢?再怎麼濟州島也是漢人領導的一方勢力嘛。所以很多《興漢月刊》被商人們帶去了大明,在大明很是引起了轟動。特別是徐班的事跡,本來隻是在範圍傳播的,如今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奇遇,很多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人開始動了去濟州島的心思。

《興漢月刊》其實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出的也比較倉促,不過勝在題材新穎,依然瑕不掩瑜。特別是它針對的主要人群是平民階層,通俗易懂,涵蓋的內容也非常豐富,流傳性更廣。

比起枯燥的詩書,《興漢月刊》可讀性更強。當然傳統的士大夫們肯定對《興漢月刊》嗤之以鼻,進行了強烈的抵製。所以《興漢月刊》隻能在私底下進行傳播,但是受到了下層士饒追捧,總會有人進行範圍的品鑒,猶如觀看禁書一般。

因為《興漢月刊》的專訪,徐班已經成了濟州島的名人,成為了“興漢夢”的現實代表,對此徐班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感覺一切那麼的不可思議。他們都是聽徐班發達了,特意跑到濟州島來投奔他的,當然這也是華夏社會的常態。

他們來到濟州島後住進了徐班的獨棟別墅,好在徐班的別墅麵積夠大,房間夠多,否則還真住不下這麼多人。比起在鬆江的老家,完全是壤之別。

從沒有見過樓房的徐班親人們感覺什麼都很新鮮,家裏不但有專門的人員打掃衛生,還有一個時刻不離徐班左右的貼身護衛。對於徐班這樣的特殊人才,這些待遇都是標配,而且都是由興漢軍出錢的,可見魯若麟對他的重視。

總之以前那個傻書生真的是發達了。

徐班現在非常忙碌和充實,僅僅是陪著親人們在濟州城遊玩了兩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其中還包括一場魯若麟對他們的宴請。徐班的親人們頭一次遇到這樣的陣仗,感覺很是不真實,要不是魯若麟一再表示了對徐班的欣賞,他們都要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了。

自己兒子打就不怎麼受家族重視,長大後因為科舉不利,沉迷於奇淫技巧,很是被別人歧視。快三十了連個婆姨都娶不到,人家一聽是徐班這個傻書生,那是毫不猶豫的搖頭,家人一直在為他以後的生存而擔憂。

徐班的弟弟早已成家,孩子都有四個了,也很是為自己這個大哥頭痛。他自己在徐家的商鋪裏做工,憑著族饒優勢,日子過的還算不錯,但是也沒什麼結餘。並且因為徐班的原因,他很是受外饒嘲笑,卻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