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留守人員後,黃濟帶領一萬餘人馬前往昌平與盧象升彙合。
興漢軍在津的駐地是一個型城池,牆體是用水泥加石塊澆築而成,牆高有十五米,異常堅固。除了麵積一點,各種防禦設施甚至比津還要齊全。
城頭經過了優化,除了炮台開口比較大,其他的地方都是全封閉的,隻留了方便射擊和射箭的孔。這樣的設計無疑增加了大量成本,但是對於守城人員的防護做到了最大。而興漢軍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錢,能用錢辦到的事情魯若麟從來不吝嗇。
這樣的設計對於攻城方來就很不友好了,除非擁有大量的重型投石機或者火炮,否則想要攻上城頭無異於癡人做夢。以前的攻城雲梯完全成了擺設,隻能從城門那裏想辦法了。
對於城門口的防護,甕城是非常好用的設計,興漢軍怎麼會不用呢?任何想要破城的人都會遭受無情的打擊。可以隻要物資供應充足,這個型的城池想要通過軍事手段拿下來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要有大量人員傷亡的心理準備。
黃濟帶出來的部隊保持了興漢軍的一貫傳統,火槍兵和弩兵占了大部分。其他的還有騎兵、重裝步兵、炮兵以及後勤人員,徹底貫徹了能夠從遠程幹掉你絕對不會讓你近身的原則。
有鑒於京畿地區秩序完全混亂,後勤物資不能得到保障,黃濟攜帶了大量的補給。不光有武器裝備,糧食也是大頭。
興漢軍的軍糧也不是傳統的米麵之類的,為了方便攜帶,都做成了幹糧。借鑒了後世行軍幹糧的興漢軍幹糧除了在壓縮這方麵有差距,其他的營養、方便如出一轍。一個的幹糧塊,用鍋一煮就是一餐,有多少人就放多少塊,方便的很。加上佐餐的罐頭、鹹菜之類的,對於行軍餐來,真的不能要求太多了。沒有條件的時候,直接吃喝點水也校
這樣的幹糧塊都用防水油紙包著,除了後勤司大量儲備之外,每個士兵身上也隨身攜帶二十塊。極端情況下,士兵靠這些幹糧也可以堅持一個月的時間。
除了這些幹糧,米麵肉食黃濟也帶了不少,幹糧是在補給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使用的,在能夠采購到糧食的時候,部隊還是會優先使用現成糧食的。
而且魯若麟曾經叮囑過黃濟,盧象升部的糧食補給可能會非常困難,所以黃濟部不但要攜帶自身的分量,還要考慮必要時支援盧象升的部隊。
對於沿途大明城池敢不提供糧食補給的,或者花錢都不願意賣的,魯若麟告訴黃濟,這些人就是賤,欺軟怕硬,直接開幹,不要有任何猶豫。
這也是因為魯若麟知道曆史上盧象升的部隊就是受到了這樣的對待,持身甚正的盧象升對這些地方官無可奈何,魯若麟卻不會如此死板,老子是來殺韃子的,不是來受虐的。
韃子的進軍速度飛快,京師南邊已經出現了股的清軍,黃濟部在路上遇到了一些清軍的先頭部隊。這些清軍狂妄自大慣了,遇到黃濟部的探哨時以為是明軍的散兵遊勇,毫不猶豫的發動了進攻。結果可想而知,這些人無非是來送人頭罷了。
興漢軍的夜不收探哨裝備是全軍最好的,有特製的手弩、騎槍、鋼製輕甲等,配備的馬匹也是最好的戰馬。
這些偵察兵的訓練更加嚴格,盧千奇對手下的兵要求很高,所以偵查團的士兵雖然少,但是可以都是全軍的精銳。
黃濟部的偵察兵同樣是在濟州島接受了統一訓練的,這樣的部隊對上清軍完全不落下風。少量清軍直接被消滅,如果是大股的清軍,偵察兵就會將他們引入到主力麵前,進行圍殲。就這樣零敲碎打,當黃濟部到達涿州時,居然收獲了一百多韃子的腦袋。
清軍也發現黃濟部這股明軍戰力不俗,而且軍容整齊,完全不像其他的明軍那樣行軍時戰戰兢兢的,張揚的很,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關於黃濟部的消息也源源不斷的送到了多爾袞和嶽托那裏,當他們知道黃濟部就是上次大敗阿濟格的那支明軍時,對黃濟部立刻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