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大帳內,盧象升和幾個高級將領坐定,開始詢問黃濟部的具體情況。
“黃參將,你部來了多少人?”寒暄過後盧象升問道,這也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回大人,我部有一萬餘人,其中騎兵2000人,步兵2000人,火槍兵3500人,弩兵2000人,其他輔助人員500餘人。”黃濟回答道。
“黃將軍,我觀你部都是作戰人員,沒有民夫嗎?”楊國柱好奇的問道。
如今大明的軍隊除了作戰人員,幾乎都有數量龐大的民夫幫忙運送物資。必要的時候,這些民夫也會被拉上戰場,特別是攻城戰時填壕溝,所以隨軍民夫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職業,幾乎沒有人自願,都是被強征的。
“是的,我部沒有民夫。所有事情都由士兵們完成,即使是輔助士兵,也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必要時也可以上戰場。再則民夫多了消耗也大,魚龍混雜不易管理,還容易影響士氣,讓士兵們養成依賴的性子,所以我部從來都不征用民夫,都是士兵們親力親為。”黃濟點頭回答道。
在這點上興漢軍確實值得稱讚,封建王朝的軍隊口碑不好,隨意征用民夫,造成民夫大量死亡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興漢軍內部有完善的思想教育體係,鎮撫司就是做這類工作的。平時學習和生活中就比較注意這方麵的教育,所以興漢軍的軍民關係是非常融洽的。而且興漢軍內有一個思想,那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打仗這樣的事情就應該交給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平民百姓最好遠離,那不是他們的工作。他們的責任是生產物資供養軍隊,大家各司其職。
“你麾下的士兵沒有怨言嗎?”虎大威奇怪的問道。
這類辛苦的體力活軍隊士兵們是不屑去做的,不是還有低賤的民夫嗎?要是讓他們做這些事情,肯定會怨聲載道。
“不會,我部的士兵早就習慣了,而且大家都有任務,公平公正,誰也不會怨誰。”黃濟笑道,當然這裏麵的具體情況就不會細了。
因為封建軍隊從來都不重視底層士兵的教育,對他們來這些士兵隻是消耗品,最多是用待遇籠絡一下。出問題了一般隻有兩個辦法,要麼鎮壓,要麼招安。總之士兵在他們眼裏就是粗魯的軍漢,思想工作什麼的絕對不存在。
“黃將軍,我見你部裝備精良,幾乎人人著甲,不知道這些鎧甲是哪裏來的?”盧象升也是好奇。
鎧甲對軍隊的作用就不用多了,不管是實戰作用還是心理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隻要是頭腦清醒的將軍都希望自己的手下人人著甲。隻是在大明一副鎧甲的價格實在太高,最關鍵的是還數量稀少。
按照大明的製作方法,鎧甲需要一點點打造,費時費力,造成成本高、產量低,一般隻有軍官才能裝備鎧甲。而且掌管後勤的文官和宦官們對於這樣的貴重物資奇貨可居,不給足好處即使有批文都拿不到,更加造成了鎧甲的緊缺。
封建王朝對鎧甲的擴散也是嚴防死守,除了某些家傳鎧甲,私藏鎧甲是可以與謀反掛鉤的。想當初努爾哈赤起兵造反,為什麼一直強調憑借十三副鎧甲起家,就是因為鎧甲難得。
清軍為什麼戰鬥力強,因為他們的精銳都著甲,甚至是三層甲。有這樣的防護,對士兵的信心作用是巨大的,我可以輕易砍死你,你砍我我啥事沒有,換個人都會崩潰的。
興漢軍能夠大規模普及鎧甲,也是因為發達的鋼鐵行業做支撐,加上衝壓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製作容易、產量高,自然可以做到人手一件。
“不瞞大人,屬下雖然在沈總兵麾下,但是背後也有其他人支持的。”到了盧象升這個位置,要對黃濟背後的魯若麟毫不知情那簡直就是一個笑話。隻是興漢軍對大明一直持支持的立場,而且主動幫忙打擊韃子,所以在大家心知肚明的情況下黃濟才能在津安穩的發展。
不過這個發展也是有限度的,當威脅到大明的統治時,估計就會受到限製和打壓了。黃濟能夠招兵一萬五估計已經到了明朝忍受的極限了,而且如果黃濟不響應朝廷號召出兵與清軍作戰,戰後絕對就會受到各種刁難。因為指望黃濟抵抗清軍是朝廷能夠容忍他在津坐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