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旨太監出去後,大家都留下來一起商議該怎麼辦。
“朝廷這是什麼意思?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啊?”虎大威忍不住問道。
“什麼意思?大家都嫌這個事情棘手,同意或者不同意都有後患,幹脆推到督師身上了,倒是把自己都摘了個幹淨。”黃濟不屑的道。
這也是官場的常態,好事大家一起上,壞事都唯恐避之不及。
“那我們怎麼辦?換還是不換啊?”虎大威性子有些直,還沒有體會到傳旨太監的意思。
“皇上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肯定是要我們換的,隻是不好直接罷了。我想督師大人已經有了決斷吧?”黃濟將目光看向了盧象升。
“做臣子的怎麼能夠讓主上為難,既然皇上有這個意思,那就換吧。隻是要委屈各位了。”盧象升滿含歉意的看向黃濟和楊國柱等人。
這些俘虜都是大家拚死抓來的,現在為了盧象升的前途不得不拿出來去交換德王,這些功勞很有可能就得不到兵部的認可,畢竟兵部還沒有清點過人頭不是。
“還請督師不要放在心上,都是為了抗清大業,何況我們以後還可以再抓不是。不過我們也不能吃啞巴虧,正好傳旨的公公在,至少也要讓他知道確實有這些俘虜,我們是吃了很大的虧的,皇上和朝中大臣們必須要認我們這份人情。”黃濟是個不吃虧的主,可沒有無私奉獻的那個想法。
“黃濟啊,你呀,就是心眼太多了。身為臣子,豈能計較那麼多。”盧象升作為傳統的文人,對於黃濟的這種錙銖必爭的人,多少還是有點不太不習慣的。要不是知道黃濟就是這樣的性子,對自己又是始終如一,早就開口訓斥了。
“大人,做臣子的不但要會做事,還應該讓皇上和上官知道我們做了什麼,否則陛下和閣老們如何信任我們?我們不但要把這個事情做的漂亮,還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付出。事明則無懼讒言,句冒犯的話,以前大人就是因為隻知道埋頭做事,不知道上通下達,所有才會被人構陷,處處受製。”黃濟自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得盧象升都是一愣。
盧象升最近些年過的確實不怎麼舒心,明明有做事的雄心,卻因為不會討閣老們和皇上歡心,屢次被詆毀,滿腔熱血抵不過反複折騰,最終還是沒有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
“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的容易,要做到何其難也。咱們大明用心做事還要討好上官,時局就是敗壞在這幫人手裏的。”盧象升也是心有戚戚,深深的歎了口氣。
“既然已經有了決斷,那就盡快與韃奴談判,以免突生變故。黃濟,我這就寫信,你去俘虜裏找個人給杜度送去,讓他轉交多爾袞,將我們的要求給他聽,看他如何答複。”拋開愁緒,盧象升立刻進入工作狀態,試圖與多爾袞聯係。
“大人,信寫好了最好讓傳旨的公公過目一下,以免橫生枝節。”黃濟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盧象升確實沒有想到這個關節,但是得黃濟提醒後,也覺得很有必要,反正不過是多費一點功夫而已,卻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和對皇帝的重視。
在盧象升寫信的功夫,黃濟跑到傳旨太監那裏,先是奉上了大筆的銀子,感歎公公一路辛苦,這是給公公在路上花銷用的。不光是太監,護送太監過來的錦衣衛們也是人人有份,氣氛很快就融洽了起來。
太監收到銀子立馬態度更好了,當黃濟出盧象升準備與滿清交涉,用俘虜換德王的事情時,果然如預料一般,傳旨太監的臉馬上就笑開了花,話裏話外都是尊重盧督師的決定。並且,像盧象升這樣懂得為皇上著想的官員確實不多了,回去一定會好好向皇上彙報。
當黃濟出盧象升希望他能夠把把關,看看寫給多爾袞的信是否妥當的時候。傳旨太監連忙揮手不用了,他相信盧督師不會出什麼差錯。但是黃濟一再要求,是公公久在皇上身邊,耳聞目染,肯定比外臣更知道皇上的心思,就當是代表皇上監督此事圓滿完成,到時候對大家都好。這話的時候,一串碩大的珍珠塞進了太監的袖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