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大戰開鑼(3 / 3)

大批的攻城設備都被拉了出來,火炮也開始運上炮台,這次的陣仗就要大的多了,完全不是昨那種試探性的進攻可以比的。

為了防止明軍又出來破壞,這次對明軍的防範要嚴密得多。不但有大批騎兵枕戈待發,還布置了許多的弓箭手。多爾袞的要求是,一旦明軍出來,確保可以讓他們有來無回。

今負責填溝的變成了清軍中的漢人和朝鮮人,這些人是清軍中最底層的存在,髒活、累活、苦活都是由他們幹,典型的幹得多,拿得少。好在那些清國主子們也不是想讓他們去送死,每人都裝備了一個新製的木頭盾牌,雖然簡陋,但是用來防下弓箭還是可以的,安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最先開始的就是炮戰,清軍希望通過炮戰損毀李家莊的圍牆等防禦設施,並打擊明軍的士氣。

俗話的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雖然的是後世的炮彈昂貴,不過現在的火炮消耗同樣不逞多讓。

不海量的火藥消耗,就是炮彈的消耗也是個不的數目。要知道現在的炮彈都是鐵做的,在這個鐵器如此昂貴的年代,簡直就是把錢打出去了。好在炮彈還可以回收利用,火藥則是用過就沒有了。不像後世的工業化生產,現在的火藥加工複雜、原材料昂貴,就是興漢軍這樣的土豪也不敢隨意浪費。

在清軍布置火炮的時候李家莊的火炮其實就可以開火了,不過為了保證打擊效果,節省火藥,明軍一直到清軍的火炮和人馬全部布置到位後才首先開始了炮擊。

實心炮彈對型目標的打擊效果隻能通過密集射擊來實現,活動目標的打擊效果則更差,運氣占了很大的成分。興漢軍的火炮都是輕型的,否則也不可能隨軍移動。

因為鋼鐵質量還沒有達到技術要求,興漢軍的火炮也都是銅製的,隻是從質量和技術上比清軍繳獲的明軍火炮更先進一些。

興漢軍的火炮研究組正在研製後裝火炮,當然不是後世的那種一體式炮彈,更像是大號的子母火炮,隻是密封性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威力比起前裝火炮要差一些,所以還沒有得到推廣和應用。

定裝炮彈的技術在虎蹲炮上倒是得到了應用。

這種炮很像後世的迫擊炮,裝好了火炮和散彈的子炮可以從炮管前麵直接插到炮管裏,母炮和子炮底部都留有一個的開口,熟練的裝炮手可以準備在裝填時準確的將兩個開口對在一起。然後用鐵簽從開口裏刺破子炮裏的火藥包,插上引線點燃就可以開炮了。

子炮在設計時就比母炮要長一點,方便放入和取出。而且因為製作標準嚴格,又采用了最新的、更準確的測量工具,子跑和母炮的間隙非常,幾乎是嚴絲合縫,大大增強了氣密性。

不過虎蹲炮隻是用來在近距離作戰時發射散彈用的,威力很,更多的是起防禦作用,所以裝備的不是特別多。在興漢軍犀利的遠程打擊力量下,很難有敵軍可以大規模的靠近,所以虎蹲炮使用的機會並不多,甚至不如弩炮使用的更加頻繁。

很快戰場上就響起了轟隆隆的炮聲,從聲勢上看清軍的無疑更加浩大一些,畢竟清軍還是有些重炮的,光聽動靜比明軍打不少。

隨著大炮開響,清軍的攻擊部隊跟著就出發了。這個時候沒有人去管什麼步炮協同,趁著己方的大炮開火往前衝才是正理,真要被自己的炮彈打中,那也隻能是自己倒黴。

十萬清軍真要動起來,場麵還是非常駭饒。李家莊三個方向的清軍同時發起了進攻,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雖然正麵的清軍同樣不少,但是其他兩個方向投入的力量明顯更加強大一些。

清軍也是有備而來,刻意避開了黃濟他們防守的正麵,重點的打擊方向放在了楊國柱和虎大威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