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陳新甲到旅順(1 / 3)

在盧象升他們與清軍交戰的時候,陳新甲懷揣著朝廷給的聖旨,帶著一隊錦衣衛和一些兵馬出了京師前往津。

如今韃子雖然大部分都已經南下劫掠去了,但是京師周邊偶爾也會有股的清軍活動,並不是很安全。這個時候出京城去津還是有很大風險的,所以陳新甲才會帶這麼多的士兵,而且路上完全不敢多停留,盡量減少休息時間,第二就趕到了津。

進了津城的陳新甲這才鬆了一口氣。自從身居高位之後,陳新甲已經很久沒有騎馬了,出行都有轎子代替,慢雖然慢零,但是至少舒服。這次來津肯定是不敢坐轎子的,趕時間是一回事,真要遇到韃子騎馬也更容易逃脫些。

一路奔波的陳新甲此時正在休息,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比從前了,雙腿內側已經紅腫了,好在沒有磨破。

聞訊趕來的津巡撫及津城的一眾官員都前來探視,這麼危險的時候,陳新甲冒險出京城來到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因為興漢軍歸順的事情還沒有定,陳新甲也沒有這個事情,雖然京師那邊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事情,但是因為戰事津這邊消息閉塞,還沒有傳過來。

陳新甲隻言因為興漢軍進攻遼南,打敗了韃子,讓皇上和朝廷都非常驚喜,所以派他前往濟州島宣慰下魯若麟。

這樣的話津一眾官場老油條如何會信,都是千年的狐狸,怎麼可能聽你在哪裏聊齋?如果隻是宣慰,隨便派個朝廷官員過去就行了,用得著你這個兵部侍郎出馬嗎?這裏麵肯定還有其他的名堂。

隻是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津的官員們見陳新甲來津不是為了津的事情,心態就很放鬆了。實在是這個時候各地壞消息不斷,朝廷很是惱怒,肯定會懲處一些官員的,津的官員們當然不希望自己也在裏麵。

見事不關己,津的官員們頓時熱心起來,馬上安排沈誌祥帶著黃濟手下的留守與陳新甲見了麵。

對於陳新甲想要去濟州島,向魯若麟傳達朝廷的旨意,留守的王團長也比較頭痛。

讓他過去又怕濟州島那邊不同意或者有其他想法,但是不讓他過去又顯得對朝廷不尊重,與興漢軍目前的方針有些衝突。

思來想去的王團長還是答應安排船隻送陳新甲去濟州島,隻是單獨安排船隻比較困難,現在運力這麼緊張,還沒有奢侈到為陳新甲一行去獨安排一艘船的地步,隨行的還有不少要送到遼南去的難民。

隨著韃子肆掠京師周邊,又製造了一波難民潮。如今的難民們也比以前聰明了,除了不清楚情況的,很多隻要條件允許的都會往津跑,因為黃濟他們一直在收留安置難民,在津周邊很是有些口碑了。

以前還有人詆毀黃濟他們是把人送到海外當豬仔賣了,後來出去的人陸續有人回來,或者有書信和錢財寄回給家鄉的親人,大家都知道通過黃濟的手出去的人不但沒有被賣掉,還都過上了好日子。所以平時即使沒有戰事,也有很多活不下去的貧民跑到津來投靠黃濟,希望能夠過上好日子。

對於黃濟他們大規模的往外運送流民的事情,津上下都知道,甚至京師那邊也不是不曉得。隻是因為朝廷實在沒有餘力可以安置這些流民了,與其留在京師周邊造成隱患,送走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隻是這種事情出去實在有損朝廷的顏麵,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

津上下則早就被黃濟的銀彈攻勢給拿下了,各種濟州島商品銷售,加上大規模的采購物資,津因為與興漢軍的聯係加強,上上下下都獲得了不少好處,甚至比以往更加繁華了。

何況有黃濟幫忙鎮守津,無論是韃子還是賊寇,基本很少有跑到津來的,安全係數有了質的提升。實話,現在津上下都有點離不開黃濟的感覺了,對於黃濟往外輸送流民的事情自然不會多事。

這次韃子入侵,來到津的流民格外的多,留守的王團長已經往遼南運送好幾批了,依然還有很多流民等著被運走。這還是因為興漢軍占領了遼南,北方的流民現在都往那邊送,路程短了很多的原因,否則運力會更加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