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本末倒置?(1 / 3)

每年八千兩銀子?聽到這個數字不光陳新甲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同的官員們也是驚得嘴巴張開,足以塞進一個拳頭。

誠然官做到了陳新甲他們這個級別,每年八千兩並不是一個多大的數字,光是各種孝敬就不止,何況還有一些其他的收入。但是一個匠人僅僅憑借手上的技術就可以年入近萬兩,這在他們看來完全就是方夜譚。

“濟州伯,不過是一個匠人,如此厚待是否過了些?”在陳新甲他們看來,匠人再怎麼抬舉也是匠人,一個匠人年入萬金,無異於財不配位,是在為自己招禍。

“一點都不過,王大匠改進的技術,每年為興漢軍創造的效益就有幾十萬兩,區區8000兩又算的了什麼。我可惜的是王大匠這樣的人太少了,要是能來了十個百個就好了。”魯若麟一臉惋惜的樣子讓陳新甲他們看著就牙疼。

明朝的工匠多的是,不過多為朝廷和權貴們的奴仆,活幹的再好也不過是能混個溫飽,還要受到上官們的虐待。至於想憑手上的技術發財,那純粹是做夢。而且這些匠人不光是自己,身為匠戶的他們,子孫後代都是朝廷和權貴們的奴仆,社會地位低得嚇人。

都士農工商,雖然工匠排第三位,比商人高一些。但是止不住商人們有錢啊,還是有很多辦法提高自己的地位的。工匠們則是又沒錢又沒地位,也就比那些賤籍好一些。

“濟州伯,老祖宗們將民分四等,確立尊卑,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如此厚待工匠,恐壞了人心,不得不防啊。”陳新甲見魯若麟一副完全掉進錢眼的樣子,加上對魯若麟的做法完全不認可,忍不住辯駁了幾句。

“陳大人,興漢軍土地有限,糧食尚且不能自足,如果不大力興商、興工,哪有銀錢發展壯大,為朝廷分憂。實在是不得不如此啊。”興漢軍又沒有那麼多的田種地,不辦工廠怎麼辦?魯若麟的話讓陳新甲也無話可。

見自己勸沒有效果,陳新甲也不再多言,反正是別人家的事情,也輪不到自己操心。隻是對於興漢軍的鋼鐵廠如此賺錢陳新甲卻動心了,是不是回去後也按照這裏的章程操作一下?

不過想到京師如今還在動蕩,這樣掙錢的買賣一旦開始最後肯定也是會落到哪個權貴手中,反正好處是肯定落不到朝廷手上,不由得有點心灰意冷,連繼續參觀的性子都淡了不少。

至於興漢軍的鋼鐵廠如今的產量如何,魯若麟隻是給了一個大概的數字,上千萬斤一年。這個數字讓陳新甲倒吸了一口涼氣,要知道朝廷明麵上的鐵產量也不過是幾千萬斤,還要供應整個大明的需求,就可以知道興漢軍的鋼鐵產量有多麼驚人了。當然了,大明私底下煉鐵的也不少,具體數量就無法統計了。

“濟州伯,如今朝廷多方征戰,所需鐵料巨大,興漢軍是否可以為朝廷供應鐵料?”興漢軍的鋼鐵產量不僅多,而且質量非常好,比朝廷自己生產的要強不少,如果可以從興漢軍手上采購一批還是比較劃算的,前提是價格要合適。

“興漢軍打開門做生意,隻要朝廷給的價格合理,自然可以為朝廷供應一批鐵料。”魯若麟即將在遼南建立鋼鐵生產基地,正需要朝廷這樣的大客戶。

“恩,此事後續再詳談。”陳新甲見魯若麟沒有拒絕,也很滿意。要知道鋼鐵可是戰略資源,是可以造兵器的,不是雙方關係極好,是絕對不會賣的。

“聽聞興漢軍的鎧甲做工精良,而且每一個都幾乎一模一樣,不知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對於興漢軍的鋼鐵加工能力,陳新甲一樣好奇,想要了解一下,看能不能學到點東西。

明軍的鎧甲之所以昂貴、稀少,除了鐵的價格高之外,加工也是一大難題。那些高級的魚鱗甲、鎖子甲、鏈甲,製作一套出來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時間,根本不能大規模量產,像興漢軍這樣將裝備到每個人根本就不可能。

誠然,興漢軍的鎧甲片沒有明軍的鎧甲防護的那麼全麵,不過主要的要害還是護住了。雖然有這樣的缺點,但是興漢軍鎧甲片質量好,穿戴也非常靈活,還是非常優秀實用的。何況明軍絕大多數人身無片甲,能夠有片鎧甲護身就要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