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清軍撤退出關的消息後,魯若麟和陳新甲也開始撤退,戰後的事情眾多,一點也不比戰時輕鬆。
在開平,魯若麟和陳新甲見到了朝廷派來核對軍功的官員。
因為陳新甲上奏的開平大捷實在太過巨大,為免造成烏龍,朝廷特意冒險派出了審核人員。
來到開平的審核組見到了堆積如山的韃子首級,再經過檢驗,確定都是真韃。
雖然其中滿洲韃子占比不是很高,大多為蒙古韃子,但是依然是了不起的勝利。
正當他們準備回京複命的時候,朝廷的命令再次傳來,要他們繼續前往冷口核對戰功。
這次的戰績就更加離譜了,斬殺兩千還沒什麼,畢竟有開平大捷珠玉在前,大家也能坦然接受。但是俘虜三千就很嚇人了,前所未有啊。
首級可以造假,俘虜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造假的,這份捷報的可信度非常高。
正當他們準備前往冷口的時候,得知了魯若麟帥軍出關追擊韃子的消息,嚇得他們趕緊縮了回去。
出關作戰那是開玩笑的嗎?至少有七成的可能慘敗而歸,其中高達三成的可能是全軍覆沒。這金州軍是不是連戰連捷飄了?這麼點兵力就敢出關?
太危險了,還是等局勢明朗了再去冷口吧。
等到他們聽金州軍從關外勝利而歸的時候還非常驚訝,這到底是有多牛,居然出關了還能安全回來,更神奇的是還帶回了大批的被俘百姓。
他們正準備興致勃勃的前往冷口,看能不能沾點光的時候,聽奴酋皇太極來了。那個嚇的,別去冷口了,連開平都不敢待了。
好在他們還保留了一絲理智,沒有逃回京師去,而是繼續躲在開平戰戰兢兢的等消息。
太嚇人了,金州軍一次比一次玩得大,他們的心髒完全承受不住啊。
不久之後,清軍全部出關,京師解除戒嚴的消息就傳來,他們也等到了回師的金州軍一校
堆積如山的韃子首級,還有密密麻麻的韃子俘虜,讓他們這些經常刁難武將的勘驗官員也無話可。
這樣大的勝利,指揮作戰的陳新甲必定會簡在帝心、前途無量了,甚至被封爵都不是不可能。
朝廷有非軍功不得封爵的規矩,所以自開國以來文臣能夠封爵的非常稀少。不過稀少不代表沒有,王陽明就曾因功受封新建伯,不得陳新甲也會獲此殊榮。
對於這些勘驗人員,陳新甲出手大方,直接每個送了五個韃子首級,讓他們喜出望外,就差沒有抱著陳新甲的大腿高呼敞亮了。
現在韃子首級可是絕對的硬通貨,比真金白銀珍貴多了,簡直是保命升官的絕佳神器。無論是自己使用,還是賣給親朋故舊,都是價值巨大。
而且陳新甲最新上報的戰績裏,三千多俘虜一個不少,但是韃子首級變成了數百,藏起來的韃子首級準備幹什麼用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看來陳舉人也不是愣頭青嘛,這是不準備吃獨食,要和光同塵、提攜同僚了。
這些官員賊精賊精的,趁著大權在握,陳新甲還有求與他們,提出了購買部分韃子首級的想法。要知道現在可是僧多粥少,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好在陳新甲手握大量首級,這個時候也比較好話,一人賣了五個首級給他們。實在不能再多了,後麵還有很多大佬沒開口呢。
勘驗官們也很識趣,勘驗結果出來得又快又好,皆大歡喜。
隨著京師戒嚴的解除,朝廷的工作重心開始變化。麵對一片殘破的京畿之地,朝中官員們不是想著怎麼去救濟百姓、恢複秩序,而是忙著秋後算賬。
這次損失這麼大,肯定要有人承擔責任,崇禎的滿腔怒火也需要找人發泄,大家都忙著推卸責任和打擊異己,實在是沒有空去管泥腿子們的死活。
首輔劉宇亮已經向崇禎遞交了辭呈,但是崇禎還沒有批複。
與曆史上相比,現在劉宇亮的處境要好得多,畢竟有幾場勝利為朝廷遮零顏麵,不至於連底褲都露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