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常建昌拱手賠罪,高永超三人連忙回禮:“不敢,不敢。”
“不知幾位相公對盧象升怎麼看?”常建昌再次給他們斟酒,這次高永超他們沒有拒絕。
“盧象升?要不是因為他抵禦韃奴不利,致使韃子攻破數十城池,我等又如何會落到如今的地步。”高永超氣憤的道。
胡立光和林振清明顯持同樣的看法,也是一臉的憤慨。
很明顯,高永超三人接收到的信息是片麵的、扭曲的,受到了朝廷輿論的引導,並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常建昌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平靜的道:“我這裏有關於盧象升事情的另一個法,諸位願不願意聽一下?”
高永超他們也不知道常建昌為什麼要提起盧象升,還是很給麵子的道:“願聞其詳。”
“當初韃子入關劫掠,皇上命盧象升總督下兵馬,抗擊韃奴。……”
常建昌將盧象升出兵以後的遭遇一一道來,包括朝廷不斷的分他的兵,將主要兵力交給了監軍太監高起潛。又控製住糧餉遲遲不發,致使盧象升兵力短缺、糧草不濟,根本無法抵抗清軍。
即使是這樣,盧象升依然主動出擊,沒有怯敵畏戰,一路南下追擊清軍,屢有斬獲,更是救出了被俘的德王,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但這還不是最可氣的,高起潛坐擁實力最強的關寧軍,卻一味的龜縮防守、消極避戰,不與清軍交手,坐視清軍在京畿肆掠而無動於衷。
更可恥的是在盧象升與清軍鏖戰的時候貪生怕死、按兵不動,結果被清軍偷襲後,高起潛帶頭逃跑,京畿之地的明軍最強戰力——關寧軍一哄而散,更是有大量明軍投降了清軍,使得多爾袞從容出關。
逃跑回來的高起潛惡人先告狀,反而汙蔑盧象升指揮不利、見死不救。
崇禎聽信讒言,問罪盧象升。盧象升有口難辯,隻能回京待罪。
聽完這個完全不一樣版本的盧象升故事,高永超三人麵麵相覷,一臉茫然。
“常掌櫃怎麼會對盧象升的事情這麼清楚?你的又如何證明是真的?”胡立光疑惑的道,心中充滿了警惕。
從常建昌的言語看來,這次常建昌需要他們做的事情很可能關係到朝中大事,這讓他們這些秀才非常恐懼,這樣的事情搞不好是要殺頭的。
“想來你們也明白我並不是什麼商人,當然我也不是要做什麼惡事。我要做的事情隻有一件,那就是還盧督師一個清白,揭穿高起潛這個禍國殃民死太監的醜惡嘴臉,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
“至於盧督師事情的真假,各位都是京師人氏,必然聽過盧督師的威名,他與高起潛哪個值得相信還用嗎?”
“何況盧督師的雄軍還在,事後你們盡可去雄軍求證,必可知道我絕無虛言。”
“我想要諸位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流民裏將盧督師的事情傳播開去,讓越多的人知道越好。”
“隻要你們完成了這步工作,就可以馬上離開,我會將你們送到安全的地方去,後續的事情就不需要你們管了。”
常建昌這番話的時候氣勢一下子就大增,氣質也是大變,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必定是久居上位者。
盧象升在京師之地的名聲確實不錯,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京師子弟願意為他效命。
聽了常建昌的話,高永超他們已經信了七分,剩下的三分隻是不明白常建昌的目的,怕被他利用做了違反道義的事情。
“請恕我們見識淺薄,不了解朝中大事,我們又如何相信你這樣做不是別有用心?”林振清問道。
“你們有這樣的顧慮很正常,也明我沒有看錯,你們都是正直之人。這個時候如果我還藏頭露尾的實在有些家子氣了,在下盧千奇,為金州軍魯總兵麾下情報司司長,先前瞞著各位還請海涵。”盧千奇這個時候為了取信於他們,大大方方的告訴了他們自己的身份。
“金州軍?魯總兵?”高永超三人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