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魯若麟也認定是韃子下的黑手,雙方的關係就不會產生裂痕,反而會更加牢固。
“韃子擅使陰謀詭計,行下作之事,興漢你以後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輕易上了韃子的當。”楊嗣昌語重心長的叮囑道。
“下官明白。也請閣老一定要注意安全,韃子既然可以刺殺下官,保不住哪也會刺殺朝中大臣。閣老是大明的擎之柱,萬萬不能有什麼閃失啊。”到拍馬屁,其實魯若麟也會,隻是平時用得不多而已。現在突然用出來,頓時讓楊嗣昌露出來笑容,顯然心情極為舒暢。
“興漢言重了,老夫何德何能敢稱為擎之柱,不過是忠心王事罷了。不過你的這個情況也不得不防,老夫必會奏請皇上將這京師清理一番。堂堂子腳下,光化日之下刺殺朝中大臣,此事絕對不能再發生,否則朝廷顏麵何存?”楊嗣昌確實非常憤怒,刺殺這種手段實在是太過惡劣了,絕對要打擊。
大明的官員之間即使鬥爭得再激烈,也不會用刺殺這種手段。蓋因為今你可以用在別人身上,明別人也可能用到你身上,到時候殺來殺去可能大家都活不了,代價實在太大了,所以沒有人敢輕易嚐試。
不過這個世界永遠不會缺乏鋌而走險的人,刺殺的成本這麼低,效果又那麼好,總會有人想要去嚐試一下,顯然這次韃子就是這麼想的。
所以為了預防萬一,重要人物身邊還是要有很多護衛的,因此刺殺成功的機會並不高。即使成功了,也不會有人承認,畢竟手段太低劣了,會被世人瞧不起。
“此事自有皇上和閣老安排,下官就不用理會了。”
魯若麟擺出一副非常聽話,不參與政事的樣子,讓楊嗣昌很滿意,至少現在的魯若麟態度非常端正。
“興漢放心,朝廷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的。”至於怎麼交代就要看朝廷的意思了,大概率會是崇禎拿下一些官員的帽子給魯若麟出氣,也隻能是這樣了。
聊完了刺殺的事情,楊嗣昌和魯若麟的關係自然而然的親近了不少,接下來聊的話題才是楊嗣昌關心的重點。
“和王公公談得怎麼樣了?”楊嗣昌這話問得有點突兀,不過以他的地位,知道魯若麟和內廷的交易也很正常。
“閣老是問和內廷做生意的事情還是那些宮女和工匠的事情?”魯若麟也沒有想隱瞞,這種事情對楊嗣昌這個級別的人來怎麼可能瞞得住,還不如表現得實誠一點。
“哦?兩個事情都談妥了?”果然,楊嗣昌一點都不意外,顯然對這兩個事情都有關注。
“恩,都談妥了。本來就不是什麼複雜的事情,對雙方又都有好處,自然很快就定下來了。”
“你給老夫具體的情況。”楊嗣昌對究竟達成什麼交易還是很感興趣的,畢竟這涉及到大筆的銀兩。
魯若麟與內廷的交易也沒有什麼見不得饒東西,所以將大致的情況跟楊嗣昌了一遍。
雖然內廷做工、經商有損皇家威信,但是隻要能換來銀子,在楊嗣昌看來都不叫事。都這個時候了,還講什麼麵子的事情,賺錢最重要。
雖錢都進了內庫,但是真要到了急用錢的時候,皇帝還不是一樣得乖乖的掏銀子。到底這下是老朱家的下,他都不出誰出?所以內庫有錢對楊嗣昌來同樣是好事情。
楊嗣昌還是想為朝廷做一些實事的,也不像其他官員背後有龐大的利益集團需要照顧,對於內廷盤活內部資產,參與商品製作與貿易並不排斥,這樣做總比讓這些太監們出去巧取豪奪、搜刮百姓要好吧?
而且聽了魯若麟的介紹,楊嗣昌知道內廷販賣的東西都是針對海外王公貴族和江南那些權貴富豪的,走的是高、精、尖的路子,根本就不是給普通百姓用的,並不會影響普通百姓的生計,這就讓他更加滿意了。
江南那些權貴們多有錢楊嗣昌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們也同樣非常吝嗇,幾乎從來不給朝廷納稅,否則帝國的財政也不會這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