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講良心的魯若麟(3 / 3)

現在魯若麟聯合內廷從他們口袋裏掏錢,而且是他們心甘情願的自己掏,肯定比他們用這些銀子花酒地,或者將銀子埋進地窖裏強得多。

聽到這裏楊嗣昌也不得不為魯若麟的腦瓜子靈活點個讚。

大家能夠想到的生財之道都是加稅、加稅、再加稅,最後逼得越來越多的百姓活不下去而造反。魯若麟卻能夠另辟蹊徑,利用內廷工匠賺富人們的錢,在增加朝廷收入的同時還沒有增加百姓的負擔,比那些隻會在泥腿子身上刮肉的官員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愧是能夠在海外白手起家創立一番基業的豪傑人物,這樣的人才要是能夠拉到朝廷裏幫自己生財那該有多好,可惜這樣的想法也就隻能想想罷了。

至於內廷用宮女和工匠代替賞銀的事情,楊嗣昌不便發表意見,但是從心底裏是非常讚同的。

這個事情原本就是內閣做的不地道,這筆賞銀本來應該是朝廷出的,是因為朝廷沒錢才將難題推給皇帝。現在內廷通過與金州軍達成交易解決了賞銀的事情,朝廷是要領這個情的,肯定不能因此而指責內廷此舉不合規矩,否則就太不要臉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裝聾作啞,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何況皇宮裁汰宮女和工匠,減少開支是個好事情。而且這些宮女和工匠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不會有什麼道德壓力,想來那些言官們也不能什麼了。

要不是太監這個群體太特殊了,楊嗣昌恨不得內廷將那些太監也送一批出去,可惜了。

聽完了這兩件事情的處理結果,除了金錢不涉及到其他的敏感問題,楊嗣昌還是比較滿意的。不過那終究是魯若麟與內廷的合作,賺的錢也是歸了內廷,始終與外廷隔了一層,所以他更關心的還是陳新甲跟他過的金州軍幫朝廷收稅的事情。

“長壽你有意幫朝廷收取商稅,不知可有此事?”長壽就是陳新甲,他是長壽人,所以官場上有時候也以陳長壽來稱呼他。

“確有此事,不過此事還需要朝廷授權,並厘定稅額才能名正言順。”魯若麟點頭道。

像魯若麟這樣事實上割據一方的地方政權主動幫朝廷收稅,怎麼看都非常詭異。所謂無利不起早,金州軍這麼幹究竟是為什麼?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這一直是楊嗣昌思考的問題。

“如果你們幫朝廷收稅,準備截留多少?”楊嗣昌認為金州軍此舉肯定是想從中分成,大賺一筆。

“留五分當做公帑費用以及給收稅人員發工錢就可以了。”魯若麟的回答大大出乎了楊嗣昌的意料。

留五分多嗎?一點都不多。區區百分之五的收稅成本比朝廷自己的都要低得多。

要知道很多地方為了保證足額上交稅賦,那是增加了很多額外名目的。雖然交給朝廷的確實和規定的一樣多,但是多出來的成本都轉嫁到了交稅的百姓身上,有些心黑的地方甚至可以達到正常稅賦的二到三成。

就這樣,很多地方還經常拖欠朝廷的稅款,典型的肥霖方上的那些貪官汙吏,苦了百姓和朝廷。

魯若麟的做法已經非常講良心了,在那一瞬間楊嗣昌都有些感動了。

“那金州軍從中可以得到什麼?真的是一心為國、不求回報嗎?”好在政治人物基本不講感情,隻談利益,不問清楚金州軍的目的,楊嗣昌麵對這個上掉下來的大餡餅是不敢吃的,怕裏麵包著毒藥。

“哎。我就是希望朝廷能夠少搜刮那些窮苦百姓,逼得他們造反,為大明多保留一絲元氣。否則內憂外患之下,受苦的還是那些漢人百姓。咱們漢饒老百姓實在是不容易啊。”

不管魯若麟的是不是真心話,楊嗣昌聽完難得的動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