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也是公作美,萬裏無雲,陽光明媚。
久違的太陽驅散了冬日的陰寒,照在人身上格外的暖和。
最先打頭開進京城的是沈誌祥的津軍。
隊伍的最前麵是幾隊錦衣衛的“大漢將軍”,持旗幟為獻俘隊伍開道。
這些“大漢將軍”個個人高馬大的,而且全都騎著通體雪白的高頭大馬,身上的鎧甲也是光鮮亮麗,咋一看顯得非常威武雄壯,很是唬人。
其實這些“大漢將軍”全都是樣子貨,就是擺著好看的,真正的戰鬥力弱得不校
反而是這支津軍因為訓練比較嚴格,又經曆過與韃子的血戰,精氣神與一般的明軍比明顯高出不少。
津軍的隊列中還有繳獲自清軍的各式旌旗、儀仗、戰鼓、鎧甲等,堆放在馬車上展示給兩邊的百姓看。
沈誌祥一馬當先,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頻頻向兩邊觀望,顧盼自雄,得意得很。
在沈誌祥身後,幾個手持津軍軍旗和沈字旗的士兵將旗幟舉得筆直,迎風招展下,幾麵旗幟格外的醒目。
津軍的士兵們基本都是用的濟州島出產的鎧甲片、頭盔,因為明軍尚紅,所以津軍的鎧甲全都塗成了赤紅色,在這個時候顯得格外的喜慶。
士兵們非常興奮,雖然沈誌祥早就命令過保持隊形,但是時間長了隊形難免會有些散亂。
特別是兩邊的百姓不斷高呼“津軍威武!”、“好漢子!”、“真英雄!”,讓這些士兵們更是如墜雲端,整個人都飄飄然了。
京師的百姓們也許是壓抑得很了,全都非常癲狂。特別是一些女子們,各種手絹、絲巾不斷的扔向了行進中的隊伍,還伴隨著陣陣尖叫,完全沒有顧忌禮教大防對女子的要求和縛束。
不光是那些平民女子,很多深藏閣樓之上的權貴女子們顯得更加瘋狂,不光是扔絲巾和手絹,更有扔瓜果、點心,甚至是銅錢、散碎銀子的。
這個時候也沒有人去嗬斥她們,都對她們報以理解和欣賞的目光,最多也是麵帶微笑的輕聲抱怨幾句:“有失體統,世風日下啊。”
勝利是藉慰心靈的最好良藥,再出格的行為也被視為理所當然。
在津軍走過之後,緊接著的就是長長的俘虜隊伍了。
這些俘虜全都關在囚車內,嘴上被塞上了布團,防止他們口出汙言,並阻止他們咬舌自盡。
這些囚車還是金州軍配合朝廷打造的,京師裏原來的囚車根本不夠用,不得不臨時用馬車改裝了一批,才讓這些俘虜們有了專車的待遇。
與津軍的待遇截然相反,這些俘虜們迎接的就是漫的咒罵和數不盡的石塊、汙泥等髒臭之物了。
為了防止憤怒的百姓將這些俘虜砸死,太過危險的東西是不讓扔的。
即便如此,一路走過,俘虜們幾乎個個都是鼻青臉腫,身上更是掛滿了髒臭之物。
不過原本他們就沒幹淨到哪去,隻是現在更髒、更臭了。
隻是百姓們的熱情苦了那些押閱士兵們。
這些士兵都是全副武裝,甚至每個人還拿著一個長長的盾牌護住身體。即使這樣仍然會被百姓們的“暗器”誤傷,卻又不能發作,實在是苦不堪言。
京師的百姓絕大多數都沒見過真正的韃子,這時才了解到韃子其實和漢人沒啥兩樣,就是發式忒奇怪,也忒醜了一點。
那些閣樓上的權貴們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那些韃子俘虜,對於這些將朝廷軍隊打得脊梁骨都快斷聊蠻夷,權貴們鄙夷之中帶著一點畏懼。
並不是害怕這些俘虜能夠山他們,而是一種長期的心理陰影在作祟。
特別是那些俘虜待在囚車中也不老實,不斷的掙紮,並對周圍的人做出一副凶狠的表情,膽的人確實容易被嚇到。
張光瑤和她的幾個姐妹們也在窗戶那裏趴著看韃子,其他人都是用扇子遮著臉偷偷的看,隻有張光瑤毫無懼色的在那裏看得興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