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的價值體現在城市化的基礎上,沒有旺盛的需求,再多的土地也不值錢。
就像後世的房價一樣,一線城市永遠供不應求,而三四線城市則在不斷的萎縮消亡。大明城市地價貴的隻有那些核心城市,比如京城,還有江南的繁華之地,像南京、蘇州、杭州等。
沒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城市,地價自然高不到哪裏去。而且現在的官府對於城市的經營也非常粗放,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完全是順其自然。
魯若麟則不一樣,他對城市的經營先是打造良好的經營和居住環境,使得地價得到極大的提升,再通過出售土地獲得海量的回報。濟州城的發展就是這個路數,旅順城同樣如此。
這個時代的城池是以城牆為邊界的,城裏城外的土地價格相差巨大。造成這種原因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城牆可以為城內的人提供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人們居住在城內的一個重要理由。
因為建築技術落後,建築成本高昂,修建城牆是一個耗資巨大的行為,而獲得的收益卻極為有限。而且這個時代沒有那麼多的城市居民,除了極個別城市,土地供應並不緊張,因此也沒有擴建城池的動力。
但是旅順則不同,作為一個新心商業城市,舊城的那點麵積根本就不能滿足需求,麵對蜂擁而至的商人們,能夠賣出去的土地早就銷售一空,還有更多的人在望洋興歎。所以擴建新城即是現實的需要,也是一場大規模的土地開發。
不同於大明複雜的土地權屬,旅順城周邊所有的土地都是金州軍的,想怎麼建就怎麼建,隻要資金跟得上。這些原本一錢不值的土地,在納入新城之後,價格是看著往上翻。
不過想要將價值最大化,合理的規劃也是少不撩,至少傳統的城市布局肯定是不行的。後世政府想要將土地賣個好價錢還要三通一平,魯若麟決定同樣如此做。有投入才會有回報,荒地和規劃好的土地,價格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旅順新城的規劃完全體現了魯若麟的意誌,布局更加合理,街道更加寬闊。除了商業與住宅用地,還預留了大量的公共用地。
這些公共用地將會修建花園、廣場、圖書館、學校、劇院、醫院、寺廟等配套設施。雖然這些配套設施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但是對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價值有著無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利用這些設施提升周邊土地的價值也是一個非常深奧的學文,這一點金州軍還在摸索之鄭
崔永建在知府衙門款待了盧象升,王大海也抽空前來作陪。
與崔永建不同,王大海對盧象升的佩服源於盧象升的軍事能力。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在外界看來金州軍戰力彪悍所向無敵,其實更多的是因為精銳的士兵和優良的裝備,在戰略戰術上反而存在很大的短板。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金州軍的軍官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軍事指揮學習,所有的作戰經驗都是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與盧象升這樣的名將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即使是魯若麟,當初在軍隊裏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指揮培訓,在指揮大兵團作戰上還有一定的欠缺。之所以能夠有現在看似輝煌的戰績,其實完全是占據了兵員和裝備的優勢,到指揮藝術,完全不夠看。
現在金州軍的軍隊人數還不是很多,作戰的地域也不是很廣,指揮上的短板還一時看不出什麼危害。真要到了複雜的戰場環境,憑借金州軍現在這些高級將領的指揮能力,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但是一個優秀將領的培養不光要有名師指導,自身還要有非常高的悟性才行,在這點上魯若麟還沒有發現身邊人有哪一個具備這種特質。
別看曆史上的盧象升下場淒慘,那不過是因為政治傾軋的結果。能夠做到兵部尚書並總督下兵馬,盧象升的指揮才能絕對是頂級的。否則崇禎幹嘛放著那麼多的官員不用,偏偏用盧象升呢?
在魯若麟的心裏,即使不能招盧象升為己用,哪怕是讓他教導一下金州軍中的將領,那也是作用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