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城牆在氣轉暖之後重新開始了施工,大量的工人再次鋪滿了南關工地。
冬季雖然施工停止了,但是備料工作一直沒有停歇。趁著停工的這段時間,南關儲存了大量的水泥和石料。
在冬開挖石料原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過金州軍用了爆破的方式,開挖的速度快了很多。雖然黑火藥的爆炸威力不太理想,但是隻要使用得當還是要比傳統的火燒模式高效得多。
濟州島的水泥廠從來就沒有停工過,一直在日夜不停的生產。這些生產出來的水泥全都越了旅順。遼南這個大工地再多的水泥都不夠消耗,隻有等遼南本地的水泥廠大規模投產後才會緩解。
遼南除了旅順其他港口在冬季都無法停靠船隻,所以越遼南的所有物資都是先到旅順。趁著冬季大雪封路,雪橇可以行使,南關工地需要的建材和物資大量的從旅順越了南關。
有了大量的石料和水泥,以及早就備好的沙子,城牆的施工就非常簡單了。一旦氣溫上升,南關城牆的修建速度將會大大加快。
現在氣溫還不利於水泥凝固,所以工地上的工人們都在為施工做著前期準備。
南關工地上除了有施工的工人,還有大量的軍隊駐紮。他們主要目的是保衛工地的安全,並隨時迎接韃子的攻擊。
自從入關大軍回師之後,韃子對南關的偵查力度陡然變強,甚至已經派兵收複了被金州軍搬空的複州城。
雖然派出的兵力並不多,但是已經展現出了滿清收複遼南的態度。
南關外的金州城駐紮著金州軍三師五旅,他們是應對滿清的前哨站,負責監視滿清的行動並攔截清軍對南關的偵查。
金州到複州的曠野之中,每都在上演追逐和廝殺的戲碼。這種單兵和分隊的對決,金州軍從一開始的稍落下風到慢慢勢均力敵,現在基本上穩占上風。
論到單兵素質,清軍確實比金州軍的士兵要高出不止一籌,野外生存和戰鬥的能力更佳。畢竟這裏是清軍的主場,清軍又都是常年在戰場上廝殺的彪悍女真人,一對一幾乎沒有金州軍的士兵是對手。
不過金州軍的裝備以及後勤很好的彌補了這個差距。
對於這些出去與清軍作戰的士兵,金州軍給他們用上了最好的裝備。最好的馬、鎧甲、衣服、弓弩、火槍,以及營養豐富的食物,每個隊還會配備望遠鏡,有經驗最豐富的向導和獵人。
與金州軍相反,清軍雖然個人能力出眾,但是裝備全靠自己湊,後勤也是非常簡陋。在金州軍飛快的成長起來之後,清軍在對抗中自然漸漸處於劣勢。
憑借著體係上的優勢,金州軍基本將清軍驅逐出了南關一線。
此時清軍正在忙於消化從大明搶來的財富,而且這個時節是最不適宜長途行軍的,無論是人員還是馬匹都需要時間來恢複體力,清軍一直在等待最佳的出擊時間。
盧象升為南關工程的規模感到吃驚。
十幾裏長的城牆在華夏的建築史上根本算不了什麼,完全排不上號。但是從金州軍占領遼南到現在不過數月,其中還有多半的時間是寒冷的冬季,金州軍卻將南關城牆修到了這樣的程度,簡直堪稱神速了。
盧象升先來到了南關城牆的主關,這裏扼守著從遼南到遼北的大道,也是今後進出遼南的唯一陸上通道。
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個主關才是南關,其他的城牆隻是主關的延伸。如果清軍想要進攻遼南,主關是他們必須攻磕關卡,所以南關修建得格外的高大堅固。
高達20米的南關城牆看著就讓人望而生畏,在厚度上更是達到了城牆頂部都有7米寬。更主要的是,南關的城牆與以往的城牆截然不同,是完全由石塊粘合而成,抗打擊能力根本就不是以往的夯土加包磚可以比的。
而且南關城門處還設計了一個甕城,任何想要從城門方向突破的敵軍都會遭受二次打擊。